全书阁 > 还看今朝全文免费阅读 > 第一卷 第二十九节 校友

第一卷 第二十九节 校友


  “谢谢了,陆烜,这本书借了你这么久。”沙正阳拿起书放在面色白净很有点儿粉嫩青葱的陆烜面前,含笑道。

  “嗨,说什么谢谢,这本书虽说出版好几年了,但是还是很有看头,你觉得如何?”

  陆烜接过这本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三联出版社的版本,随手放在桌子上。

  “嗯,作者不是经济学家,但是却能洞彻时代变化趋势,他提出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次文明,很有意思,或许很多年后,会有人感觉他是天才的预言家。”

  这本书放在沙正阳那里有些时间了。

  事实上这本书在前世中沙正阳后来还看过一个版本的,当然内容一样,印象颇深。

  或许能够和这本书相提并论的是94年就在国外出版但是却要到十多年后才在国内出版的那本凯文·凯利的《失控》吧,都充满了一些模糊性的对未来的预测,但的确很让人震撼,尤其是你越来越感觉到他们的预言走向现实的时候。

  “是啊,我也觉得,他预测未来的时代将会是一个充满变革的崭新时代,但我觉得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更是如此。”

  陆烜也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虽然是学法律的,但是却对各类书籍都涉猎很多,而沙正阳同样如此,所以这也是二人能谈得到一块儿的一个原因。

  沙正阳有些惊讶的看了对方一眼,没想到陆烜的看法还挺激进新锐的,而且还有些见识。

  他已经记不清前世中陆烜后来怎么样了,只知道陆烜应该是在县里没呆几年就辞职下海了,去了很多地方,据说后来是在燕京发展,成为了一家超大型互联网金融公司的风控总监。

  很多人看书也就图个新鲜,要从一本书里看出一些靠谱的感悟来,那就不简单了,起码陆烜给沙正阳的这个印象不错。

  “看你对纪委这边的工作也不太满意?”沙正阳很随意的问了一句。

  “唉,还行吧,不过觉得和大学时候的美好愿景有些差距吧。”陆烜淡淡的回应道:“也许都有这样一个过程,慢慢适应。”

  “慢慢适应也就意味着会被磨掉锐气棱角,日趋平庸。”沙正阳鬼使神差的来了这么一句。

  陆烜瞪大眼睛,“正阳,你好像变化很大啊,真被打击到开始愤世嫉俗了,还是深有感触准备和光同尘了?”

  “你觉得是啥就是啥吧,反正我也要下乡了。”沙正阳无所谓的道。

  “那你住的那间房子……?”陆烜问道。

  “好像是焦阳吧,他说他快要结婚了,估摸着宣传部那边也帮他努力了一把。”

  沙正阳所住的那间房承载了他太多的喜悦和悲伤,说实话,沙正阳真有些舍不得。

  说来这也是他给曹清泰担任秘书之后曹清泰为他争取到的福利,否则怎么可能腾出一间档案室来给他当单身寝室。

  原因就是他要随时跟随曹清泰,而曹清泰不是本地人就住在背后的县政府招待所里,所以才给他在大院里找了这么一间房。

  现在既然他要离开,自然有无数人盯着了这间房,不过沙正阳知道陆烜应该不会去要,但像韩轩、王仲华这些人就不会放过和这个机会了。

  县里的房子有多么紧俏谁都知道,本来曹清泰是有意要给县委县府机关修两栋住宅楼的,可“壮志未酬身先死”,这还没轮到有施政机会呢,就走人了。

  按照县里的规定,县委各部委与县政府没有单独在外修住宅楼的单位都统一参加县委县府机关的住房分配,但从88年之后,银台县已经三年没修住宿楼了,所以曹清泰一来提出的修住宅楼立即就赢得了机关里不少年轻人的好感。

  只不过县高官贺仲业对曹清泰的意见却不太感冒,原因无他,银台县的财政太紧张了。

  所以现在年轻人要么等着修房子,要么就只能等着那些配偶在其他单位的在其他单位分了房子,把县里边这边房子退出来,他们才能有机会争取。

  汉化总厂是银台县境内省属企业,县里不少干部的另一半都是汉化总厂以及另外一个大企业——汉都钢铁厂的职工。

  这两大厂效益好,收入比县里干部高不少,房子也是修了一幢又一幢,县里不少干部也都因此而搬了新房把县里老房子退了出来,所以正因为如此,才能让不少年轻人看到一些盼头。

  还没到两点半上班时间,陆烜办公室里也没有其他人,沙正阳就很随意的歪着屁股坐在陆烜的办公桌上,

  在他们这一批分回来的大学生里,论理他该和汪剑鸣关系最好,但是自打沙正阳给曹清泰当了秘书之后,沙正阳觉得自己和汪剑鸣之间就像是隔了一层什么似的,也说不出来什么不对。

  这点儿说不出来的不对味儿一直要到多年以后沙正阳才能慢慢回味过来。

  至于其他几个,王仲华和他关系不冷不热,焦阳没有多少联系,倒是陆烜和他走得近一点儿,大概是因为两人都是银台中学高八六级的,陆烜在三班,而沙正阳和汪剑鸣都是二班的。

  至于王仲华虽然也银台中学毕业的,但是他不是高八六级的,而是高八五级的,85年高考没发挥好,所以补习了一年,86年才考上了嘉州大学。

  焦阳不是银台中学的,而是东关中学的,他更辛苦,本来是高八四级的,补习了两年才考上,所以和他们几个关系都比较远。

  倒是陆烜,在考上大学之前两人认识,也仅止于相互知道。

  高中时代大家一门心思都在为了高考而奋斗,实在没太多心思考虑其他,尤其是还不在一个班,考上大学后,陆烜和沙正阳都算是86级考得中上水准的,所以反而有了一些印象。

  他们那一届考得很好,银台中学和东关中学发挥都不错。

  加起来有两个清华,一个北大,还有人大、沪江交大、复旦、中科大、哈工大、浙大、中山、北航等零星几个,但这些毕业之后都没有分配回来,基本上都留在了燕京沪江这些城市。

  再不济也留在了省市一级党政机关或者科研院所里了,市里都不多,回区县的更少,他们几个算是出类拔萃的了。

  ********

  没啥说的,就是一句话,要票!


  (https://www.qshuge.com/2646/2646427/390367470.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