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十国真龙之工业中华全文小说 > 29.玉米、橡胶和辣椒

29.玉米、橡胶和辣椒


  “姜大哥,你播的种子都发芽了,快过去看一下!”李婧柔的声音在督军营帐响起。

  姜明正在营帐里构想下一步的工作安排,被李婧柔干扰一下,断了思绪,抬头看着李婧柔,道:“真的?你说种子都发芽了?”

  李婧柔“嗯”了一声,道:“你的那些橡树、玉米和辣椒种子都发芽了,我知道这些种子对你来说很重要,所以赶紧过来告诉你,没有打扰到你吧?”

  听到种子发芽,姜明高兴极了,抓着李婧柔的手道:“柔妹,咱们去看看吧,顺便叫上欣甜和婷悦她们。”说着,就带着李婧柔向外走去。

  原来姜明来这里没多久,便找了块地势平缓、向阳的山坡,清理掉杂草和灌木丛后,开垦了一片土地,播种了两百粒玉米种子、十粒橡胶种子和二十粒辣椒种子。

  姜明穿越过来,只带了的一个玉米棒子和少量的橡胶、玉米和烟草等种子,他不敢都种下,怕种子不适应气候坏死,所以都只种了三分之一。

  不过,按姜明的想法,应该不会有问题的。橡胶是热带树木,海南在后世就是国内盛产天然橡胶的地方,还有家上市公司叫做海南橡胶呢,当然也是著名的坑票。玉米也是原产于南美洲,本身能够适应多种气候。辣椒更不用说了,海南是著名的辣椒生产地。

  另外,五代十国时期的海南还没开发,土壤里的有机质较多,是很肥沃的,非常适合玉米和橡胶对肥料的要求。

  。。。。。。

  姜明和李婧柔到山坡没多久,卢婷悦和孙欣甜姐弟也都来了,看着姜明正弯腰检查细芽,也都围了上去。

  卢婷悦问道:“姜兄这么宝贝这些种子,给我们讲讲呗,到底稀罕在什么地方?”

  怪不得她这么问,姜明那段时间忙着挖矿、建窑,抽不出时间,便拜托了李婧柔每天来照看下种子,三个美女经常在一起,也就都给种子浇过水,拔过草。她们看到姜明如此郑重其事,都一直好奇这些种子宝贝在什么地方。

  姜明笑了笑,反问道:“婷悦可知,革命军目前最缺什么?”

  卢婷悦想了想,道:“革命军现在最缺的就是粮食了,咱们只带了三千石的粮食,只够吃四五个月。难道??”说着,仿佛猜出了什么,露出一幅惊讶的表情。

  这个姜明早计算好了,现在革命军存粮只够吃四五个月,到时候开垦的水田也种出了一些粮食,咱们带的稻种只够播1000亩左右,到九十月份能收大概三千石粮食,只能吃到明年二三月份。而十一月至明年二月,海南不是很适合种水稻,三月份以后的粮食问题就得靠玉米解决了。

  姜明点点头,对她们道:“婷悦猜得不全对,但也差不多。这玉米是粮食,辣椒则是佐料,而这橡胶是一种树,生长期很长,但生产出的橡胶以后会有大用。”

  李婧柔道:“姜兄需要粮食,可以多开垦土地,难道这玉米每亩产出很大?”

  姜明点了点头,笑道:“嗯,这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每亩可以产出粮食十多石,或许更高。而且玉米在琼州岛上是可以一年两季或三季的,基本收获了就可以继续种。”

  震惊,绝对的震惊。除了姜明,三个美女都惊呆了,从来没听过亩产这么多的作物,突然听到亩产三四倍的粮食,还能每年两三季,能不惊讶嘛。

  任何人都会震惊的,古代的粮食产量一直比较低,而且度量衡一直有变化,各个朝代的亩、石都不一样,很难一概而论。总体上随着农民耕作技术的提高和对肥料的利用,亩产量是逐步提高的。

  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粮食的亩产量大概330斤左右,不到3石,主要是北方种粟和小麦,南方种水稻。宋朝之前,中国的两季稻还不成熟,只有少数地区采取两季轮作种植,绝大部分地区还是种一季。南宋时期,占城稻传入中国,双季稻开始成熟,南方湖广才正式成为粮食的主产区,明清都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玉米是雌雄异株作物,要采用一穴双株的播种方式,才能保障授粉。后世每亩的面积为667平方米,每穴间距0.33米,每行间距1米,每亩可种4000株。而每株玉米产出1个玉米棒子,每个玉米棒子500-600粒玉米,每粒玉米平均0.3克。按每个棒子500粒玉米计算,亩产量达到600公斤,合市斤1200斤,相当于五代时期10石。

  李婧柔等三女回过神后,姜明便给她们讲这玉米的种植方法,以及产量的推算方法,又对她们道:“等玉米收获后,你们就清楚了。”

  按姜明的推算,先种200颗玉米,以海南的温度和光照,大概九月就成熟了,可以收获10万颗玉米,可以种25亩玉米,12月玉米成熟,就有种1000亩玉米的种子了,明年三月,就能收获1万石粮食,收获一季就够吃一年了,而稻子到三月就吃完了,玉米恰好接上粮食短缺的真空期。

  孙欣甜惊道:“姜兄居然还有这么神奇的粮食种子,简直匪夷所思,如果天下人都种玉米的话,必定饥民大减,只是不知这玉米味道怎么样?”

  姜明道:“有了玉米,至少百姓的口粮会有改善,关键咱们革命军的粮食问题也会解决,要说味道嘛,新鲜的玉米煮熟了是很好吃的,磨成粉煮粥也味道不错。”

  姜明心想,解决全天下人的饱暖,哪是容易的事啊。有了高产作物,也必定刺激人口,人均粮食到临界点,还是会出现温饱问题,只有不断发展科技,提高粮食亩产量,就像化肥、农药的发明,还需要像袁隆平一样、不断培养优良品种的科学家,才是正确方法。

  众人听了连连点头,不过她们都没见过玉米,当然只能暂时相信姜明说的了。

  李婧柔又指着橡胶树苗,道:“那这些橡胶树有什么用呢?”

  姜明道:“这种橡胶树要生长5年才可采胶,到时候割破树皮,它就会流出一种叫做橡胶的汁液,经过加工后,可以做成轮胎、密封件、气球。总之,用处很多。”

  她们更不懂橡胶了,又是一副不明觉厉的表情。

  也怪姜明说了一堆没听过的词,姜明只能举例道:“到时候,可以生产出一种胶鞋,无论是下雨,还是淌水过河,都不会湿鞋。”

  这下众人听懂了,孙皓道:“这可比皮鞋好用多了,兽皮鞋下雨天走久了或者淌水,照样会浸水的。”古代百姓大多穿布鞋,只有达官贵人穿得起兽皮鞋,但都不怎么防水。

  姜明笑道:“橡胶的用处要过几年才会体现,你们看着便是。好了,该看的也看了,咱们回去吧。”

  姜明又指着辣椒苗道:“这叫做辣椒,味道有点像朱萸,可以用来做菜,等成熟了,我用它给你们露一手。”

  众人听了大喜,她们可是很期待姜明的厨艺,对这辣椒顿时来了兴趣,围在姜明身边问东问西,同时一起向山下走去。

  其实姜明知道玉米的种植诀窍,多亏了曾经调研过一家上市公司,叫做登海种业,专门做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的,公司大厅展示着玉米的新种培育、种植方法等。而且,姜明也是农家出身,多数的粮食种植也是知道的,只是看了上市公司介绍后,更加精细了。


  (https://www.qshuge.com/2605/2605274/450687583.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