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明月万里照汉关章节目录 > 第九十七章 帝殒(3)

第九十七章 帝殒(3)


  左光斗转头看了杨涟一眼,见杨涟朝他摇了摇头,左光斗虽然性子比较倔,比较极端,但也并非是蠢人,随即明白了杨涟的意思。虽然有些恼怒,但左光斗还是低下头,没有再劝谏。

  “皇上,臣弟领旨!”信王带着一众大臣直奔承天门而去。

  此时,董宣武正随着宫中派出的使者,一身戎装,在正阳大街上匆忙往紫禁城赶。他隐隐感觉到,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见朱由校,这次见面异常重要。

  天子已经接连昏迷了好几天了,今日突然清醒过来,就急召他入宫觐见,一定是有重大的事情要交代他。

  按照董宣武前世的记忆,天启皇帝的确是登基后没做几年的皇帝,就莫名其妙的死了。接着年纪还非常年轻,满脑子是理想主义,被几个老师教得有些迂腐,不太懂人心险恶,更不知该如何治理国家的崇祯皇帝登基。

  大明的情况在崇祯皇帝的治理下急转直下,风起云涌。关内贪官污吏横行无忌,敲骨吸髓,逼得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关外,女真人、蒙古人没事便来劫掠一番。大明在起义军和女真人的交相进攻下,终于耗尽了最后一丝元气,轰然倒塌。

  算算时间,天启皇帝驾崩应该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

  只是让董宣武难以理解的是,朱由校只落水受惊,皇宫中有那么多位高明、经验丰富的太医,怎么会因为这点小事而崩天?

  也许是病毒感染,古人的抵抗能力太弱吧!

  董宣武虽如此想,但心中充满疑窦。可惜他前世是一个小警察,并不是医生,更不懂后世的那些抗生素是如何来的,所知到的那些医疗知识也只是皮毛,只能大而化之地吹吹牛,真要应用起来,不是简单的一件事。否则只要把那些抗生素搞出来,很有可能就能保住皇帝的性命。

  对朱由校,董宣武其实是感到惋惜的。

  从公来说,朱由校也许算不上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皇帝。

  在某种程度上说,朱由校优柔寡断、甚至有些懦弱,面对强势的臣子,他并不敢坚持他自己认为对的东西,总是选择退让。面对肩头沉重的压力,时常躲在乾清宫中借着做木匠活来逃避现实,没有勇气正视现实,面对挑战。

  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董宣武才有了自由施展才华的余地。天启皇帝对他的束缚实际上是十分微弱的。否则,如果董宣武面对的是一位强势的皇帝,事事都要掌握在皇帝自己的手中,董宣武做起事来难免处处受掣肘,顾前顾后,畏手畏脚。哪能像现在这般,只要多天子不隐瞒,就基本能挥洒自如。

  从私而言,朱由校对董宣武有知遇之恩,如果不是朱由校很罕见地顶住重重压力,拨出内库的银子,力挺他训练新军,也就没有后来的五行卫。

  五行卫的几次扩充,也是朱由校为董宣武分担了很大部分的压力。虽然后来,迫于群臣的压力,朱由校也对董宣武起过疑心,试图分割五行卫,削弱董宣武所掌握的力量。不过从总体上来说,朱由校还是信任董宣武的。对董宣武也基本做到了有功必赏,没有埋没过董宣武的功劳。

  董宣武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与朱由校对他的赏识与重用是分不开的。

  如今天子要走了,董宣武心中也不由生出了一股浓浓的悲哀,仿佛是一位老友即将离去。

  经过入正阳门,穿过棋盘街,才进入承天门,董宣武远远地就愕然看见,承天门城门大开,信王率领满朝重臣侍立在承天门两边。董宣武一露面,两边的仪仗就钟鼓齐鸣,热闹飞凡,周围的御林军齐声欢呼:“恭迎大将军凯旋归来!”

  仓促间临时安排的仪仗虽然有些简单,但并不简陋,甚至有些出乎董宣武意料之外的隆重。信王率诸位重臣,在承天们迎候董宣,从中可以看出天启皇帝对董宣武的器重与礼遇。这种待遇,自洪武朝之后就从未有过。

  要知道,董宣武虽然受天启皇帝恩赐他同进士出身,可是他毕竟从来没有参加过科举,不要说举人,就连童生也不是,虽然威名赫赫,又挂有文职,但本质上他还是属于武将。

  如果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文臣受此礼遇,也许并不稀奇。但是如果是武将,那意义就不同了。

  武将的地位在大明是十分低微的,从当初袁崇焕擅杀品级比他更高的平辽将军毛文龙,朝廷对此事不了了之,并没有给袁崇焕任何实际意义上的惩处就能看得出来。

  天启皇帝摆出如此的阵势来迎接董宣武,一来表明,他认同了董宣武所做的一切,董宣武为大明做出的贡献,不逊于任何一位名臣,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二来也意味着从现在开始起,大明朝文尊武卑的局面开始发生改变。

  董宣武当然不敢托大,骑在马上与信王和各位重臣相见。从马上一跃而下,董宣武快步向信王和各重臣走去。

  眼见董宣武快要接近信王和诸位重臣。御林军停止了呼喊,钟鼓之声也停歇了下来。信王抱拳长揖,大声道:“多谢武定侯董大将军,不辞辛苦,奔波劳顿,为国征战,浴血奋战,本王代皇上迎接董大将军凯旋归朝!祝太保福寿连绵,威名永镇天下;祝大明千秋万代,国祚永固!”

  随着信王长揖,众位也一齐长揖到地,齐声呼道:“多谢武定侯董大将军,不辞辛苦,奔波劳顿,为国征战,浴血奋战,恭迎董大将军凯旋归朝!祝太保福寿连绵,威名永镇天下;祝大明千秋万代,国祚永固!”

  董宣武急忙单膝跪倒在地,抱拳答道:“末将董宣武参见信王殿下,见过各位大人!此番奔波征战,董宣武幸不辱命。

  上天眷顾我大明,董宣武已先后与泰西诸国达成和议,互不相侵,永以为好!

  东巡倭国,将士们齐心,两次大败倭国水陆两路兵马,倭国江户幕府对我大明心悦诚服,也与臣缔结了合约,愿为属国,以结万世之好。并正式确认了虾夷及虾夷以北之地为我大明所有。


  (https://www.qshuge.com/2574/2574791/465847422.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