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承包
第二日清晨,董宣武、朱由检、薛荣等人一齐出了北京城,来到了永定皇庄。
永定皇庄有庄民一百来户,老幼总计四百来人,其中农户有九十来户,匠户十多户,还有其他的商户等十多户,整个皇庄还是以男耕女织的方式运作。
一路走来,看看地里羸弱的庄稼,董宣武撇了撇嘴,虽然他不懂农事,但也知道今年的收成指定好不到哪里去。
永定皇庄原是由詹事府官员直接掌管的,此时负责永定皇庄的官员与皇庄的掌事早已得到消息,正在庄门口守候着。
花了半天的时间,与詹事府的官员办完交接事宜,皇庄原本属于信王府的三位掌事仍被留用,有信王爷的交代,料他们不敢不尽心竭力辅助董宣武、薛荣。
薛荣也带来了几十位种植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好手,这是薛家紧急调来的。薛家有财无势,这些年吃了不知多少暗亏,现在薛荣有这么一个机会,如果做好了,很可能让薛家大翻身,能在官场上站住脚,损失些小利益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薛家几乎是举族支持。
粗粗地看过皇庄的整个情况,董宣武不由得暗叹,这庄子穷啊,情况比他料想的更糟,远远没法跟董家、薛家的农庄相比。
大多数农户家中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还得和上野菜。除了那些主事,人人脸上一脸菜色,无精打采,像一个个木偶一般。
庄中虽然养了十多头牛,大多瘦弱不堪使用。养了十几头猪,这些猪若放在二十一世纪,能卖不少钱,纯瘦肉型,估计杀了难得看到一点肥膘。这也难怪,人都吃不饱,更何况猪?
这个时代的皇庄,跟后世刚刚改革开放时的国有企业有些类似,大家吃的是大锅饭,做好了没好处,做坏了一堆毛病,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无错,这里的庄民能有什么积极性可言。
照顾庄稼?有这个时间还不如晒晒太阳,捉捉虱子。反正就算地里种不出庄稼,皇家也会拨出粮食救济。虽然吃不饱,但也饿不死!
“不好弄啊,这些人太懒了!”薛荣摇摇头。
废话,我也知道不好弄,人要是不调教好,再好的作物也是白搭。
董宣武死沉着脸,人的问题是最难办的。
自古以来,解决人的问题,总结下来,无非只有三种办法:
一种是力逼,秦始皇修长城就是这么干的,效果似乎不错,不过这需要有很强大的实力,而且会留下很大的隐患,曾经不可一世的秦王朝也是因为此而崩塌的。作为一个是从后世穿越回来的未来人,董宣武对此很反感,很难接受这种方法。
一种是利诱,翻遍华夏史书,这种方法好像一般被用在鼓动人造反或者是战场这种很暴力场合上,而很少用于地方治理之上。如果一定要说,汉初的无为而治应该算是吧。
原因也很简单,这种办法要么见效非常慢,还不如行政命令更有效果,要么见效很快,但会带坏社会风气,让千百年来建立起的道德体系轰然崩塌,成为威胁王朝统治根基的重大隐患。君子言义不言利,这是华夏的传统,言利显得很Low很掉档次。
与华夏不同,西方世界对这一手玩得十分利爽,无论是开发美洲大陆,还是掠夺亚非拉的殖民地,几乎是通过一个“利”字鼓动欧洲的人们自发地去做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弊病是容易让人们变成一团散沙,彼此不信任,这也许是西方难以形成大一统国家的原因所在。
另一种就是教化,这种教化很多时候表现为忽悠,比如愚民政策。如果放在后世,那就是“企业文化”、“自由”之类概念,很高大上的玩意,一般人玩不起。
教化见效很慢,但效果却好得出奇,所埋下的隐患按其概念的不同而不同。
董宣武再三考虑,第一种他不忍做,第三种他还做不来,只能选择第二种了。他不由想到了总设计师解开中国改革开放序幕那套农业制度。好吧,既然几百年后那东西管用,没有道理现在就不管用,就它了!
想到这里,董宣武跟信王爷、薛荣商量了一下,两人也没想那么多,点头答应了。一个是十三岁的熊孩子,一个是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却五谷不分的纨绔子弟,又能想多到哪里去?
商量了一下细节,三人草拟了一个章程,便让掌事将庄民集中起来宣布这一章程。
但结果很让人失望,庄民中反应淡淡,远不及董宣武想象中的那么热烈。相比之下,庄民似乎更喜欢吃大锅饭,而不愿意冒着被饿死的风险成为自耕民。即便有几个人跃跃欲试,也被一些老成者打压下去。
董宣武只看见庄民脸上的漠然,似乎根本不在乎董宣武究竟说了些什么,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爱咋样就咋样的模样。
被打击了!被沉重的打击了!
三人一时间束手无策,不过庄稼不等人,三人决定还是先让庄民去开垦荒地。三人计算过,永定皇庄的荒地至少还能开垦出五六百亩出来,他们就打算用这五六百亩荒地试种高产作物。毕竟原有的耕地已经种了小麦等作物,就这么铲掉未免有些可惜。
为了鼓动起庄民的积极性,董宣武提出庄民每开垦出一亩荒地,奖励一两银子的措施,反正钱由信王出,他也不心疼。五六百两银子对信王也来说算不了什么,信王立即答应。
没想到董宣武这临时突然想出的主意,效果却好得出奇,庄民立刻被鼓动起来,却把三个管事急得只跳脚。
“我的爷,开荒本来就是庄户份内的事,哪里要花什么银子?”张管事说。
“庄上的银子加起来才存有八百多两,一下子没了五六百两,日后的日子可还怎么过?”李管事说。
“王爷,就算从外面请人开荒,也用不了一亩一两银子这么多呀?还请王爷三思!”赵管事如是说。
估计这三位管事对董宣武的印象只有七个字可以表达:钱多人傻败家子!
朱由检也疑惑地望向董宣武,毕竟他才是做决定的人。
董宣武呵呵一笑,说道:“请外人做什么?肥水不流外人田,多出来的银子就当是庄民的福利。辛辛苦苦这么多年,是他们该得的。三位管事,你们别急,如果五日内能拓荒六百亩地,你们也有奖励,每人五十两纹银。有信王爷在这里,你们还担心庄里会没钱?
不过丑话说在前面,一定要保证质量,发现一亩地不合格,就从你们赏钱里扣一两,六百亩荒地要是都开垦得不合格,你们倒欠我四百五十两!
还有一点,不许用任何借口克扣庄民的银子,否则,要是让我知道了,哼哼,我董二的名声你应该知道!”
听了这话,三位管事大喜,有五十两银子奖赏,他们谁还去管日后庄子怎么经营?反正天塌下来有个高的人顶着,轮不到他们。这庄子的情况他们熟得很,只要有足够的牛,五天内要开垦出六百亩良田来并不是做不到的事情。有信王爷,牛还是问题吗?
三人欢欢喜喜跑去安排庄民垦荒去了。
(https://www.qshuge.com/2574/2574791/416022034.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