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丰臣遗梦免费 > 大纲(永宁三年五月至今)大结局

大纲(永宁三年五月至今)大结局


  五月十二,秀保准备返回日本,万历帝挽留,秀保婉拒,帝遂遣百官送至城外,实乃尊贵至极;

  五月十三,阔别二十年后,万历帝决定上朝,一改荒怠,励精图治,朝堂上下无不惊喜万分;

  六月中,万历帝决心整顿吏治,治理朝堂党争,同时安抚流民,休养生息,重开海禁,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西方知识的学习和自主创新;这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一直持续到五年后万历帝病逝,史称“万历新政”;

  八月初,万历帝敕封秀保为日本国王,同时按照国内亲藩为之定号“和王”,位同朱氏亲藩,朝臣多有上疏反对者,然帝异常坚决,百官只得奉诏;

  十月中,万历帝于京师为秀保修建和王府,另配备杂役府兵千余人,邀秀保每三年来京居住三月,秀保遣嫡子河内满国赴京谢恩,帝赏金百两,绸缎百匹;

  十二月初,应秀保之请,万历帝派遣儒学大家及门生百余人渡海赴日本讲学,秀保于每律令国兴建儒学馆一所,要求各家大名子弟入馆修学,每三年遣派品学兼优者五十人赴大明国子监深造,并且指明优先选派嫡子前往;此举被后世认为是强化明日交流和文化同化的开始;

  四年(1620)

  三月二十三日,水户藩主石田三成不顾身患重病,执意前往伏见觐见秀保,在得到秀保“扶持秀赖成为关白”的承诺后溘然长逝,秀保感慨秀吉时代的老臣一一辞世,悲怆之中作和歌一首寄托哀思;

  五月中,丰臣秀赖晋升为右大臣,河内满国晋升从三位大纳言,河内光国晋升正四位中纳言,秀保辞去左大臣之职,外界认为这是为秀赖晋升关白做准备;

  十月初,后水尾天皇驾临伏见,希望秀保担任太政大臣,秀保担忧引起秀赖不满,再次拒绝;藤堂高虎得知此事,暗中招来岛清兴和后藤基次商议;

  十一月三日,藤堂高虎将家督之位传予藤堂高次,自己前往伏见居住,与秀保诸子往来密切;

  五年1621

  四月初五,大阪一带发生地震,波及京都和伏见,京都御所因此受损,多名女官及大臣罹难,后水尾天皇幼子因惊吓过度,在逃难途中夭折;秀保遣人将皇族接往伏见暂住,天皇深感其忠;

  四月初八,天皇率众返回御所,傍晚,众人于御所后花园废墟中发现一块奇石,上以血书“清源归流”,侍女报之天皇,天皇不得解,乃请阴阳寮之阴阳师土御门一族前来查探;

  四月初九,阴阳师告知天皇,“清源”寓意“清和源氏”,“归流”乃是回归“主流”之意,综观之,乃是上天告诫天皇,应该让清和源氏回归皇室;天皇仍对之前丧子等氏心有余悸,遂对阴阳师之言深以为是,然清和源氏众多,应该如何做,天皇不得解;此时阴阳师告诉天皇,清和源氏分布各地,但是按照尊卑,只需将清和源氏直系请回皇室便足以向上天表明诚意;天皇听罢,立即遣人拟旨,命令秀保携嫡子觐见;

  四月十二,在和秀保一番商讨后,天皇颁布《皇籍奉还诏》,要求给予秀保及嫡子一脉皇族位分,秀保于伏见建宫,更名为保仁,是为“伏见宫保仁亲王”,嫡长子更名为满仁,嫡次子更名为利仁,秀保仍以亲王身份兼任征夷大将军,然秀保庶子仍以河内为苗字;

  八月初五,听从秀保建议,天皇决定改明年年号为“开源”,以纪念皇籍奉还这一重大事件;秀保增献山城四万石为天皇御料地;

  开源元年1622

  三月,秀保察觉皇籍奉还一事并未引起大名反抗,遂安心接受天皇诏令,继任太政大臣;

  五月中,丰臣秀赖到访,请求秀保为嫡子元服,秀保欣然应允,以“国”字赐之,是为丰臣秀国;

  二年1623

  三月十二,上杉景胜病逝,嫡子定胜继承新发田藩十五万石;

  八月四日,黑田长政病逝,嫡子忠之继承三春藩十五万石。

  三年1624

  七月十三,福岛正则病逝,家中发生骚乱,秀保出兵扶持嫡子继承家业,但由于违反《武家诸法度》,没收十万石知行,将为三十五万石;

  九月初六,高台院病逝,秀保将其与丰臣秀吉合葬;

  四年1625

  4.27毛利辉元病逝,秀保遣河内光国前往悼念,期间得知毛利辉元无嗣,遂奏请秀保,以满仁亲王次子继承毛利氏;

  五月八日,次子抵达广岛,岛清兴为其元服,更名为毛利元清;

  八月初八,万历帝病逝,长子继位,是为泰昌帝,秀保亲往京师朝贺,并奏请由满仁亲王继任日本国王;

  九月十九,秀保返回伏见,正式奏请天皇,卸任征夷大将军,以嫡长子满仁继位,同月,嫡次子利仁晋升正三位权大纳言;

  十月初八,后水尾天皇独子染伤寒夭折,皇嗣问题成为朝堂焦点。

  五年1626

  二月初七,丰臣秀赖晋升正二位左大臣,距离关白之位仅一步之遥;

  三月中,泰昌帝病危,临终前执意召见秀保,秀保得召,即刻动身前往京师;

  三月二十,秀保抵达天津卫,与此同时,后水尾天皇于伏见游玩时失足落水,伤重不治,与当晚病逝;满仁亲王得知消息,连夜召见藤堂高虎、武田胜亲及后藤基次等谋臣,众人皆以为此乃天赐良机,遂召见时任关白菊亭良季(秀保侧室菊亭持子长兄)如伏见宫,告知后水尾天皇殡天,菊亭良季大惊,不知所措;藤堂高虎建议满仁一不做二不休,矫诏称帝;菊亭良季深以为是,遂草拟遗诏,依计行事,史称“丙寅之变”;

  三月二十一,菊亭良季护送后水尾天皇遗体返回京都御所,召集诸公卿宣读诏书,满仁亦命令光国和利仁率兵进京“稳定局势”;朝堂之上,菊亭矫称后水尾去世前以秀保为皇太弟,令其继承皇位;公卿大惊,然敢怒不敢言,且后水尾失独子,以秀保为皇有益于提高公卿待遇,增强皇权,思忖之后对此予以默认;满仁大喜,当即派人前往大明迎接秀保回国;

  三月二十二,泰昌帝病故,委托秀保照顾天启帝,秀保婉拒,推荐袁可立、熊廷弼入京辅命;

  三月二十五,那须资吉抵达京师,将京都之事告知秀保,秀保无奈黄袍加身,只好返回京都;

  四月十五日,秀保于京都登基称帝,改年号为“皇统”,定伏见为陪都,立满仁为太子,利仁为伏见宫亲王;

  五月至次年三月间,秀保按照大名宗藩制度进行改革,史称“皇统革新”;

  1敕封嫡子为内亲王,利仁为恭亲王;

  2敕封庶子为国亲王,河内光国为江(州)亲王、河内政国为势(州)亲王、丰臣胜国为浓(州)亲王、丰臣秀赖为摄(州)亲王;

  3敕封秀次、秀赖(庶子)、庶孙一脉子孙为郡王,丰臣秀房为爱知郡王、丰臣秀光(秀赖庶长子)为南郡郡王、毛利元清为沼田郡王;

  4敕封主要盟友及家臣为国公,宇喜多秀家为备国公、前田利政为贺国公、蒲生秀行为岩国公、德川忠直为总国公、池田利隆为越国公、浅野长晟为前国公、藤堂高虎为周国公、岛清兴为因国公;

  5二十万石以上、三十万石以下其他大名敕封为郡伯,如福岛高吉为明石伯、那须资吉为足羽侯;

  6十万石以上、二十万石以下大名敕封为城侯,如后藤基次为鹿岛侯、九鬼守隆鸟羽侯;

  7十万石以下大名无爵位,但若是王土奉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赐予响应爵位的待遇,如美浓本巢藩(八万石)主织田秀雄最先奉还领地,秀保于京都为其建造屋敷,给予郡伯待遇。

  此外,秀保还规定,郡伯或享有郡伯待遇以上的大名可与皇室通婚,大名间联姻需要奏明朝廷,否则当解除婚约。

  皇统元年1627

  五月九日,为巩固王权,秀保令以心崇传与藤堂高虎拟定《公卿诸法度》,法度规定:

  1强制将藤原氏分家合并为一家,由菊亭良季为藤原长者,分支回归本家;

  2规定从今往后,关白为虚职,只能从藤原氏、大阪丰臣氏、清洲丰臣氏三家中选出;

  3规定从今以后,征夷大将军由太子兼任,下设三护国将军,分别由恭亲王一脉、近江河内氏、伊势河内氏担任,负责维护各方治安,但兵权需由征夷大将军授予;

  4规定从今往后,左右大臣更名为左右丞相,左丞相以清洲丰臣氏、岐阜丰臣氏、周国公一脉优先,右丞相择贤能任命。

  《公家诸法度》使得《养老令》基本被废除因而被称为《皇统令》,公卿干预朝政的可能被基本排除,丰臣氏、河内氏在日本的统治得到极大程度的加强,此后历代天皇都在《皇统令》基础上进行修改,力图稳定统治的同时又能择优治国,影响深远。

  皇统十二年(1638年)

  七月十二日,秀保于朝贺归国途中病逝,享年六十三岁,大明、日本两国无不痛心疾首,后世上尊号“后清和天皇”。三日后,太子即位,为表孝心拒绝改元,这一惯例一直延续至今。


  (https://www.qshuge.com/2562/2562207/66358622.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