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求佛不如求己
想到孝道便会想到王顺山。
水陆庵便坐落在王顺山脚下,王顺山这个山名的由来也是有段传说的。
相传很久以前,王顺山叫玉山,因盛产蓝田美玉而闻名天下。
在玉山脚下有户人家,这户人家只有两个人,儿子王顺和他的老娘。
王顺平日以打柴为生,每当王顺上山打柴的时候在家的老母亲都站在一块大石头上盼望儿子安全回家,时间久了,竟然被她踩出了两个脚印来,现在这一遗址还在,后人感其行,遂刻“望亲石”以示纪念。
可这个王顺属于特别不听母亲话的人,母亲让他往东,他非往西,让他往北就非要往南,让他抓狗他非要撵鸡。反正就是母亲说什么他都要反着来,这么做得结果就是每天家里都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王顺不仅不听话,家里的大小事他也不管,母亲说他他全不听,慢慢地家里的日子就过得非常的穷困潦倒,气得老母时常叹气抹眼泪。
王顺母亲的后半生一直都在生气和心酸中度过。
王顺母亲好歹熬到了寿终正寝的一天,她临死前把王顺叫到床前,说有话要嘱咐王顺。
老人本想死后葬在山下,可一想到儿子是一句都不听自己的,总是跟自己反着干,心想,这次我让他把我葬到山上,他一定会反着来把我葬在山下,想回来看看家人也会很方便。
于是王顺娘就给王顺说“娘死后,你一定要把娘葬在山上,我喜欢山上的风景,还能从山上直接望到家里”,老人说完话就咽了气。
王顺看到老母闭目气绝,悲从中来,想到自己母亲活着时自己没听她一句话,这时他后悔不已,放声痛哭,几乎哭到气绝。
哭完后,他决定这次一定要听母亲的话,母亲说要把她葬到山上,那便满足母亲的要求,葬到山上。
可山上全是石头,根本没有土,想要埋葬人肯定是不行,王顺思来想去,决定担土上山。
为了使母亲入土为安,他就一日一日的,不管春夏秋冬,从山下担土上山,他觉得这次自己做了一件太对的事情,心情舒畅,终于当了一回孝子!
就这样一直到有一天,他担土上山时,刚到山顶,谁想扁担竟然给断了,担满土的竹笼掉到山上化成了两个山包。
从那时起,远看很平整的山脉上就多出来两个山包,王顺死后,后人就把有山包的这座山改名叫做王顺山,山名就是以王顺这个人的名字命名的,取这个名字就是为了惊醒后人,万不可学王顺,做一个在母亲活着时不听话的逆子。我们这里人都会教育后人:学谁都莫学王顺,老母活着不孝顺,老母死后才想着要孝顺老人,为时已晚。我们说起王顺山就会告诫孩子,行孝要趁早,莫等老人亡。
这是我们当地流传的王顺山名字来由的故事,跟现在网上看到的完全不同,网上好多都写王顺是个大孝子,网上的故事里写的王顺担土葬母感动上天,后人为了纪念王顺把山名改为王顺山。
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却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王顺不听母亲的话。名叫王顺,一点也不顺母亲的心意,到母亲死后才良心发现要听话,反倒害得想葬在山下的母亲被葬在了山上,不管他后来担土葬母有没有感动上天,与他是孝子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要当孝子就要在亲人活着时去孝顺,而不是亲人死后去做样子或者去弥补,斯人已逝,纵然他后来的行为真的感天动地,他的母亲也体会不到一丝一毫,死了后当孝子有屁用。
可偏偏这么一个逆子竟被收进了中国24孝之内,真是可笑,收进去告诉人们,老人活着不肯孝顺,死了后悔也算是尽孝吗?
若说千手千眼佛是极致的孝,那么王顺便是极致的忤逆。可不管这两个故事的内容如何,都有着教化后人的意义在其中。王顺虽不是孝子,却可以用他的故事来惊醒后人。
在这时林屹开口说到:“不管其他人孝或不孝,全与我们无关,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孝顺父母老人,让他们活得开心快乐”。
我点点头,突然问他:“对王顺这个人你怎么看”?
林屹笑着说:“你说得是王顺山的王顺吧。这么说,王顺山的传说毕竟只是传说,真实性不可考,我们这里流传出来的也不见得就是对的,事情的真假尚且不知,就无法去评说他到底孝或者不孝。不过,我对于年轻后辈在亲人死后才想着要孝顺这种行为是完全不喜欢的,要尽孝便要趁早,死后孝或不孝全没意义”,他的话听得我心里一喜,与我的想法在这点上完全相同,我刚准备开口说些什么,林屹又接着说到:“我们小时候,父母拿我们当宝,生怕冷到了、热到了,渴到了、饿到了,更怕我们病了,可谓是担惊受怕养我们长大,长大了他们又要为我们吃穿住行结婚生子这一切事情操心受累,无论今生我是穷困潦倒还是富可敌国我都会把父母视为珍宝,就算不能像妙善公主一般割手剜眼来救父,也绝不会让父母因我有一丝寒心”。
林屹这人说得话往往都很简单,却总是一语中的,他在尽孝这件事上跟我的想法是一致的,亲人一旦死亡,孝顺或者不孝真的没有意义,一切都得趁早。
我微笑看着他,把手塞进他手里:“走吧,我们再转转”。
到了正壁佛坛左右两山隔壁,就能看见各塑一尊菩萨坐像,其中南壁菩萨左手持葫芦,身后壁塑下层为左右各五身世俗人物立像,根据这些特征,通常判断此尊造像为着菩萨装的药师佛,身后十位世俗人物则为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医”。
这些我都是不认识的,是林屹在边上给我解说,到了南北墙壁上的彩塑,人物众多,我只觉得个个都好看,面容逼真,却一点也不知道都是什么。
林屹就在边上说到:“你看这边的泥塑有山水桥梁、园林瀑布、亭台楼阁和殿宇宝塔等建筑,有诸佛菩萨、二十四诸天、五百罗汉过海、千人听经图、释迦牟尼涅盘塑像,还有鸟、兽、麒麟等,这里是二十四诸天,这里是五百罗汉过江,这里的释迦牟尼涅槃塑像,这边是千人听经图,上面开辟的佛龛佛像已失,到底是哪些菩萨就不得而知了,这些全是明朝时塑得,经过这么多年还能保存成这样已经实属难得,不管南北壁塑的人物如何精致,整个造型和表述的内容都是围绕释迦牟尼的降生和涅槃而进行,壁塑通过佛祖的生死过程来教化人的思想,帮助人们摆脱苦难,水陆庵之所以难得,主要是这个庵的基本思想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思想,尤其是在别处人们看到的观音全是女相,而在这里才能看到男相的,而且水陆庵叫庵没有尼姑,也是它最有意思的一个地方”,“观音这个确实让我心里挺震动的,从来没想过观音会是男的,这真的挺颠覆我的认知的,不过什么三教合一,恐怕只有统治者才喜欢,跟我们真的没多大关系,我更加喜欢这里的千手千眼佛,从心理上来说她离我们更加亲近,孝敬老人是我们作为一个人必须要做好的事,千手千眼佛的故事应该得到更多的传扬”,林屹拉着我说:“确实应该多传扬,可我们的力量太渺小,最多就是管好自己。殿里的泥塑已经全看过了,走吧”。
也是,我们个人的力量真的是太小了,行孝为善还是从自己做起吧。
出来到院子里,现在少了初来时的急切,才发现水陆庵的院子就如同一个四合院。
前有5间山门,南北两边各有厢房13间,院中有3间中殿,西有5间大殿,是一座完整的佛家寺院,整个院落显得清幽古朴。整体上和四合院特别的相像。
这里的中殿、大殿、厢房都是古风建筑,置身院内仿佛脱离了现代的钢筋水泥,少了冰冷冷的感觉,少了现代的快节奏,多了身心的舒畅和安稳。
讲真的,古代若无战乱时绝对是修身养性的绝佳选择,只可惜,我生在了现代,感受不到住在充满智慧的房屋里是什么样的体验,只能在钢筋水泥做成的笼子里忙碌的出入,可悲的是我们连这么一个钢筋水泥的笼子都要费尽心血才能住那么一百平左右,呵呵。更还有绝大多数人,用尽一生也买不起一个笼子。
进到水陆庵里后,我觉得并没有观看多久,想知道时间时随手看了下手机,竟已经11点25分,算算时间,已经进来三个多小时!
现在我的脑海里全是那些泥塑的菩萨和罗汉,虽然数量众多,但是型貌不一,都有自己的特色,仔细想想,竟没有一个相同的,从我看过的来判断,最少也有2000左右吧,没有数过。
我转脸笑着问林屹:“我考考你,大殿里的泥塑有多少尊?”
他得意一笑:“这你可难不倒我,这里我来过好多次了,专门了解过,有3700多尊”,“多多少?3700多尊可只是个大概,具体多少?”林屹摊摊手无奈的说:“我要知道到底多多少,除非我自己一个个数过去,这么多年官方都只说有3700多”,我笑起来,故意刁难他,他还如此认真的真好玩。
“好啦,逗你的,具体不具体的我又不搞这方面的研究,我想去拜佛,你要不要去?”
“你想求什么?”
我嘿嘿笑起来:“你又不是佛,告诉你,你能保佑我吗?不给你说”。
林屹认真的看着我说“今生我可保你衣食无忧,有个好老公”,说到这里他脸带狡黠神色说到:“这点保准比菩萨佛祖都灵验,求我可比拜佛有用多了”。
我娇笑起来在他身上捶一下:“真能说得出口,拿自己和菩萨佛祖比,脸皮忒厚”。
他拉着我郑重的说“其实不用求,只要是你,我就保你所有一切安好无忧”。
好好的就吹牛,我现在想求升职,公司是外国人的,又不是他家的,怎么保?
不过他的话抛开我想实现事业理想来说,确实是让人很感动的一句话,只可惜我已经三十,早已经不是那种一两句好话就哄得团团转没脑子的小少女,还真没感动到我,不过他对我的用心,我全看在眼里,刻在心上,今生不忘。
林屹笑着靠过来,他把肩膀靠到我肩上碰我一下“要不要求求我?”
“不要,对了,我想升职,该拜哪个菩萨?”
“这我还真不知道,文殊是加智慧的,你要不然拜拜试试。不过我觉得,既然是菩萨,该保谁不该保谁都是有因果的,不是一时拜拜给点恩惠就给你加持佛法让你心想事成,要是这样岂不是人人来寺庙拜拜就可以让自己活成理想的状态。没种下好因自然不会结好果,菩萨也无能为力。其实吧,求佛不如求己,想提升事业就好好努力,该学的全学到了,自然而然就事业有成了。”
哎呦,没想到林屹竟有如此的佛性,几句话说得我立马觉得做事就是得靠自己,其实也不谈什么因果不因果的,这个社会想要什么就得先付出,没有任何一件事是随意就可以办成的,付出不够,自然到不了自己想要的境地。
“林屹,你有没有发现,你好聪明的”,我说着话,一个人把手背到背后往水陆庵大门的方向走,林屹在后面快速跟上来“为什么说我很聪明?”
我没停下,笑着说:“自己猜去,嘻嘻”。
我走在前面,林屹跟在后面,慢慢走出了水陆庵的大门。
来到外面,路两边摆摊卖东西的不少,在不远处我就看见有人在卖吃的,转了一个上午,看见就觉得饿了。
我快步朝着吃得跑去,就想着能赶紧吃一点。
(https://www.qshuge.com/2517/2517663/383530655.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