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关羽这般无礼,令刘备有些脸面上挂不住,可刚刚打了张飞,又实在不愿再追究关羽,于是,刘备歉意的对徐庶拱了拱手,未作纠缠,转而问:“那要拖到什么时候呢?”
徐庶也体谅了刘备的难处,叹了口气,道:“拖到袁绍和曹操分出胜负,任何一方得胜,下一目标必是关中,故姬溪必定立刻撤兵回防。而姬溪之所以如此急迫的想要攻占汉中,无非是想在袁绍曹操分出胜负之前多积累一些实力罢了。只要我军能拖住他,就是我们的胜利。”
刘备问:“若袁绍曹操两败俱伤当如何?”
徐庶胸有成竹的回:“若两败俱伤,姬溪会更加急迫的撤回关中,然后整军出关,吞食中原。”
刘备再问:“若袁绍曹操之中得胜的一方又攻占了关中,我等又该如何?”
徐庶回:“关中天选之地,若要攻取,非数年之功不可得,而主公要做的,便是在这数年之内积累实力,进而席卷西川。巴蜀之地人杰地灵,物产丰富,虽只是一隅之地,却绝对是征战天下的本钱。”
这是徐庶第四次劝刘备取刘璋而代之,但一如前面三次一样,刘备断然拒绝,当徐庶再劝是,便只说再行他路。
对刘备的仁义,徐庶也只能无奈的选择暂且不提西川之事,徐徐图之。
而此时,斜谷大营中,姬溪这边也在讨论着这天下的战局,不同的,刘备那边比较郑重,姬溪这边就比较随意了。
怎么随意呢,也没啥,边吃边聊嘛,吃的东西也比较随意,山里面有什么就吃什么,山里面应有尽有,那么饭桌上自然也应有尽有了。
姬溪一边大块朵颐,化气愤为食量,一边对诸将说:“你们说说,刘备那厮的运气怎么就那么好呢?他娘的,不费吹灰之力得了汉中不说,天上还掉下个徐庶给他,莫非这刘备,还真是老天爷的私生子不成?”
瞧瞧,人啊,总是不知足的,你姬溪的运气就差了,老天爷不是给你送来个贾诩吗。
不过,这话是不会有人对姬溪说的,诸将只能顺着姬溪的话头往下扯。还是赵云明白事理,说了句宽慰姬溪的话:“反正我军意不在此,先让刘关张嚣张几天,待我军去了南阳,到时候两路大军齐进,量他小小的汉中,如何抵挡。”
这话说的有些想当然,但却说到了点子上,己方的目标确实不在这里。
贾诩接口道:“而且,我军受挫,也未必不是好事,这样一来,刘表会更加的放松警惕。我觉得,我们可以添灶了。”
闻言,姬溪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这可以说是姬溪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听到了嘴悦耳的话了,可是,他还是有些犹疑,是以问:“是不是早了些,要不要在等等。”
贾诩笑道:“刚得到的探报显示,袁绍兵败濮阳,又失四城,曹操若是再进,便跨入冀州腹地,虽说袁绍再也无险可守,可其元气未伤,若垂死一战,曹操面临的风险极大,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的结局。故,我料曹操会扼住大河之险,稳定战果,可这个战果却绝对满足不了曹操的野心,所以,曹操定会遣出两路大军,一路经河内,打并州,一路自许昌,屯汝南,剑指淮南,与孙坚前后夹击袁术。此时的刘表,必定心急如焚,所以,我军的时机到了。”
姬溪闻言细思了片刻,而后哈哈大笑,数日来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立刻下令道:“明日开始,增灶减兵。”
战国时,魏将庞涓攻韩,齐将田忌孙膑率师救韩。孙膑故意逐日减少军队的灶数,造成士卒日渐逃亡的假象,以迷惑魏军。魏军果中其计,追至马陵道遭伏击,大败,涓自杀。
而姬溪反其道而行之,次日增灶数百,却暗中撤退了数千兵马,再一日又增灶数百,再次撤退了数千兵马,七日后,灶增三千,斜谷大营中却只剩下了四万兵马。
这消息理所应当的传到了刘备和刘表的耳中,再三确认后,二人立刻认定姬溪又从关中抽调了最起码五万兵马入汉中,对此,刘备顿感压力倍升,只能严阵以待,而刘表则大喜过望,更兼此时淮南袁术已经岌岌可危,是以刘表不敢有丝毫的耽搁的,立刻派遣黄祖领南阳五万兵马星夜疾驰,火速进击汝南,已解淮南之危。
三月二十日,黄祖率南阳五万兵马抵达汝南边境,其时,南阳只有区区两万兵马驻守。而在这一日,黄忠、高顺、胡轸各率本部兵马共计十万,宛若饿狼般的扑向了南阳。
三月二十三日,南阳全郡尽入姬溪之手,黄忠火速撤回上郡,高顺领兵三万驻扎宛城,胡轸领兵两万于淯水之畔下寨,双方互为犄角,巩固战果。
三月二十五日,姬溪领兵四万出峣关,一路奔腾,剑锋所指,意在襄阳,若得襄阳,便相当于得了荆州的一半。
三月二十六日,姬溪行军至邺下,哨探来报,刘备率兵五万出汉中,如今已入驻樊城。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怒指苍天大骂数句,而后,宣布大军班师。而他自己却带着贾诩和姬渊留在了宛城。
姬溪之所以留在宛城,便是为了防范刘表和刘备的反扑,可出乎预料的是,刘表竟然硬生生的吞下了这个哑巴亏,不但没有将出征的黄祖叫过来,反而再次增兵汝南,看这样子,摆明了是不要南阳了,但却下定决心必须将曹操南下的意图打散。
对此,姬溪有些捉摸不透,贾诩也有些困惑,他足足琢磨了一日夜,终于琢磨透了,而后对姬溪感叹道:“徐庶之才,远不止军阵厮杀,其远见卓识,已达当世顶尖之列,刘备得此人相助,如虎添翼也,主公又多一大敌。”
贾诩的话,更让姬溪困惑了,因为这话,已经将徐庶当成了他潜在的对手。
姬溪知道,之前的贾诩,虽很佩服徐庶的料敌先机,但却从未想过与之为敌,因为他认为徐庶只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却不是一个谋略家,他们走在不同的道路上,没有什么交集。但现在,贾诩似乎发现了徐庶谋略方便的独到之处,所以开始正式研究徐庶。
(https://www.qshuge.com/2471/2471503/414934638.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