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汉末之奇谋雍尨 > 第三百九十三章 朝堂请辞

第三百九十三章 朝堂请辞


  第二日的朝堂上。姬溪当先站出,详细的汇报了史景之乱已经自己是如何处理的,而后,为自己请罪,请刘协制自己不查之罪。

  姬溪的心里是忐忑的,刘协的态度对他乃至对整个关中来说至关重要,他不想做董卓之流,但若刘协果真站到了他的对立面,为大局着想,他便不得不挟天子令诸侯,说好听点是承伊尹霍光之志,说白了就是乱臣贼子。再者,姬溪极为珍重自己和刘协的感情,若刘协不再信任他,他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他自己也不知道。

  幸运的是,姬溪最担心的也是最不愿意接受的情况并没有发生,他请罪的话刚说出来,刘协便说:“智者千虑,尚有一失,何况太傅身兼国家大任,朕安能强求太傅面面俱到,蒲坂之乱,不过一小疾耳,望太傅不要自责,更遑论罪责,若当真治罪,当治朕的罪才是。”

  刘协的话,说的诚恳,最起码姬溪觉得诚恳,于是乎,姬溪立刻放下心来,只要有了刘协这句话,其他人的攻讦都不足为虑。

  这时,几个御史大夫站了出来,一人道:“蒲坂之乱,乃因太傅军权独揽,骄纵将士所致,陛下若不严惩,以何告慰蒲坂数万百姓的亡灵。”

  刘协:“首恶已除,尔等勿要以偏概全,退下。”

  而敢站出来指摘姬溪的,必是愚忠的,这等人,又怎会因刘协这么一句不痛不痒的训斥而退避,只见那御史大夫伏地痛苦曰:“史景乃小疾耳,姬溪才是国之大患,陛下若不早除,汉室之倾覆近在眼前啊,陛下圣明,切不可妇人之仁,听信小人谗言啊。”

  又一人道:“天意不可违,民心不可违,眼下白马门前尚有数千百姓请愿,陛下如此纵容,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啊。”

  再一人说:“姬溪自比管仲乐毅,但却暗藏伊尹霍光之心,陛下不可不查啊。”

  一连几人,接连发声,而后以头杵地,哭声不绝。

  气愤激扬,朝中不少臣工面有愤色,似乎颇为赞同。

  姬溪,姬昀,吕春三人面色阴寒,但此时三人都不宜说话,既不能揽罪,也不能辩解,他们只能等刘协的态度。

  昨夜田丰的谏言,令此刻的刘协极有果决,只见其一声大喝:“放肆,太傅为国为民,肝脑涂地,关中能有此时之富足,太傅功不可没,尔等以偏概全,妖言惑众,莫不是要朕坐那忠奸不辩的昏君吗?退下,再敢胡言,定斩不饶。”

  闻言,多数臣工面色大变,显然没有想到刘协的态度竟然这么坚决,而那些跪地的臣工更是觉得生无可恋,竟自骂起刘协昏庸,又骂姬溪蛊惑了君王,甚至有要以死明志者。

  闻言,刘协的心中既气愤又感动,气愤于殿中跪着的这些人不识时务,乃是愚忠,感动也是因为这些人毫无保留的愚忠。可不管心中是怎样的气愤和感动,刘协的面上却只能装作大怒,喝道:“放肆,甲士何在,拖出去,斩。”

  甲士入殿,群臣求情,姬溪等人也装模作样的求情,但在深知其中之厉害的明眼人眼里,这些人必须死。对刘协而言,只有这些人死了,才能够代表他没有对姬溪起任何疑心。对姬溪而言,只有这些人死了,他才能确定刘协自始至终都是站在他这边的,他不用防着刘协。对其他人来说,只有这些人死了,蒲坂之乱才算是彻底结束,只有这些人死了,才可以杜绝再有人进言制裁姬溪,才能少死更多的人。

  所以,刘协喝道:“敢有求情者,同罪论处。”

  而后,这几个御史大夫在喝骂声中被蛮横的拖了出去,拖出去老远还在喝骂不止,然而,那喝骂声却忽的戛然而止,殿内臣工们便知道,那些人已经身首异处了。

  朝堂上沉默了很久,再也没有提及制裁姬溪。而姬溪却在此时出列说:“陛下宽容,不愿治臣之罪,臣铭感五内,粉身脆骨无以为报。但,国有国法,军有军规,臣之罪,决不能轻绕。故,请陛下允许臣辞去太傅和兵部尚书之职,专心领兵,为国征战。”

  闻言,朝堂上下具皆诧异的看向姬溪,本能的觉得姬溪是在故作姿态,而当刘协几番劝阻而姬溪却非常坚持之时,大家才知道,姬溪是认真的。当知道这一点后,大家更诧异了。

  太傅只是个虚职,没了就没了,可兵部尚书的职位却不同寻常,因为兵部是有监管乃至调动军队的权利的,虽然只要有姬溪在,其他人想要调动军队不大可能,但光是监管军队的权利,其意义便不同寻常,这代表着朝中百官可以通过兵部介入到军队之中,甚至可以向军队中输送人才,在军队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对姬溪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让步。

  这个让步,也是姬溪和姬昀商讨了很久之后才确定的,当然,这确定的前提是刘协必须坚定不移的站在姬溪这一边,而姬溪为了投桃报李,便为刘协打开军队的门户,令其可以小限度的插手。

  之所以这么做,还是因为刘协已经成年了,早已经有了自己的主管判断,若是一味的压制他,日久必生嫌隙,而将兵部放出去,刘协便可能通过兵部随时掌握军队的动向,这对刘协来说,将会带来很大的安全感,只要刘协还能念及与姬溪的情分,便会无条件的支持姬溪。

  两权相较取其轻,对姬溪来说,适当的让步可以规避很多的风险,虽然会丧失一些东西,但却绝对是值得的。再者,姬溪发自内心的不愿与刘协为敌,亦不希望刘协对自己生出嫌隙。

  当确定了姬溪的态度之后,刘协的欣喜是掩藏不住的,当然,碍于面子还是百般劝阻,姬溪也装模作样的抵死不从,后又有姬昀和吕春出面劝刘协接纳姬溪的请辞,既然这两人都同意了,其他人还有不同意的理由吗?

  于是乎,刘协勉为其难的下旨,废了姬溪太傅和兵部尚书职衔,另封为大将军,总领全国兵马,又要封侯,姬溪再不从,便作罢。

  后,有臣工建议赵谦改任兵部尚书,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姬溪,姬昀,吕春三人也附议,于是,当堂便拍定原刑部尚书赵谦改任兵部尚书,户部侍郎淳于嘉升迁为刑部尚书。

  至此,蒲坂之乱彻底落幕。


  (https://www.qshuge.com/2471/2471490/423148407.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