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章 重建!
俞鸿亮在陈望中不费吹灰之力拿到清泉水泥厂之后的那天晚上,自作主张,操办了一个小型的庆功宴。
说是庆功宴不如说是两人相对而坐的小酌慢饮,没有其他人的一楼餐厅显得有点寂寥。
陈望中不太喜欢那将有钱人和没钱人隔绝起来泾渭分明的包厢,那里空间狭小,总有种不言而喻的压迫感。楼下的餐厅宽敞明亮,从来不怕嘈杂的陈望中,倒喜欢在这里慢慢吃饭,一个人看着窗外熟悉的街景。
没有一场胜利之后的酣畅淋漓,曾经也站在无数人向往的长安高高在上的舞台,经历过一般人眼中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成功,俞鸿亮淡然的端起酒杯:“万事开头难,这一步算是迈出去了。”
陈望中同样端着杯子和俞鸿亮一饮而尽,近墨者黑,和酒量好的人在一起久了,就算是滴酒不沾的人恐怕也锻炼出来了。
陈望中从来没觉得这是第一步,从他回到十八岁的那一天起,那已经是第一步了。“是啊,这一步不容易啊。”
对一个人的信心就是这么一步步建立起来的,郑永年的横插一杠子让俞鸿亮那时候觉得这事已经没有解决的可能。他对陈望中抱有期望,却没有想到他出手之后如此简单,对人心,人性的把握,以及商场上利益最大化的扩展,远远不是一个久经商场的老江湖所能比拟的。
当年闯荡全国,在中原地带的他遇到一个生意上颇有建树的老者,他说生意这玩意,一般人眼中是数字的大小;再大点的生意人,是财富的和地位的累积。生意做到最后,其实就是人心。
那时候的他不明白这带着点云山雾罩的鸡汤,很多年了他也没想白这话的真正含义。
他也想过,可能是自己没有达到老者所说的生意做到最后这个境界吧。
几个月的接触下来,俞鸿亮总觉的陈望中这个年轻人,思维异于常人,捉摸不透也寻觅不了他思考的踪迹。
“叶冠林走之前的话你可以考虑一下,深城和东南沿海是你以后的必经之地。”俞鸿亮没来由想起了叶冠林这个看似满世界行骗的骗子,说的最后的几句话。
陈望中没有明确的答复,他只是说:“我会考虑的。”
……
不到厂子里,陈望中永远无法明白,一个没落的国企,在生死线上垂死挣扎是什么样的惨样。
破旧的仿佛是二战时期经历过炮火洗礼的厂房,已经好多天没开工了,恐怕那些工人也早忘了上一次开动机器是什么时候。
没有工人的踪影,连个老鼠也找不到爬动的痕迹。
厂房后边几百亩的土地,荒废了大半,剩下一小部分绿油油的田里,种着点时鲜蔬菜,黄瓜茄子西红柿涨势喜人。
有人说中国人是最喜欢种地的民族,这话真的不假。不管到了哪里,雪域高原,还是无边无际的沙漠,中国人都能让地里长出粮食和蔬菜。
厂子没救了,不耽误这些人继续种菜,自己吃也好,卖也罢,说到底闲着也是闲着。
破败的大门口看门的是个胡子拉渣的老头,看到陈望中和俞鸿亮从厂房里出来,背着双手百无聊赖的打哈欠:“都说了没啥好看的,小偷都不进来偷东西的地方。你们啊,看啥嘛。”
“那些工人呢。”陈望中不怒不喜,嫣然就是个喜欢到处看看的闲散人员。
似乎好长时间没和人说话,憋坏了的老头,倒也没有拒人千里之外的粗暴:“啥工人啊,有能耐的早跑了,没本事的留下来混日子,这破地方你说哪来的工人。你们啊,是来找工作的?哎哟,那都是啥年头的事情了。这破厂子没救了,政府不管,前几天被人收了也还是老样子。指望啥嘛?出去下苦力干点活,也比这里强。”
陈望中想过最惨的样子,但没想过一个曾经红火的水泥厂成了如今这般奄奄一息的模样。
大致的情况,不需要过多的去问这个看门的老头,两人也心里明镜似得。
没有在门口多逗留,两人沿着来时长满杂草的路往回走,一个匆匆而来的中年男人迎面走来,站在两人面前:“陈总,让我好找啊,郑总那边已经打过招呼了,你这新老板还真是雷厉风行。”
两人看了一眼面前的中年男人,不约而同的收回目光。
杜有才是清泉水泥厂留下的不多的管理人员,矮子里拔将军,当副厂长从水泥厂病入膏肓算起已经有些年头了。
本地人的杜有才没什么一技之长,也没有年轻力壮的身体,出去打工下死力气,早年间落下病根的他也实在干不了。拼学历,拼资历的硬指标,只是高中毕业,最大的资历也不过是在水泥厂当副厂长的杜有才拿不出手。
家里有老有小,几张嘴要吃饭,没处可去的杜有才守着这破旧的厂子,盼望着老天爷显灵。为此他不惜去遍了东阳县周边大大小小的土地庙,财神庙。光是鞭炮纸钱就花了好几百,他不心疼,等着哪天厂子活了,他再花几百前去还愿。
郑永年的突然出现也短时间内让杜有才看到过希望,可他发现这不成器的郑永年,比那些原先厂子里想法设法偷卖资产的草包还要让他失望。
继续等,等着等着听说又换了老板,眼前的两人不认识,没听说过,他祈祷着观世音菩萨,玉皇大帝显灵,来个能干实事的人吧。
水泥厂要脱胎换骨,浴火重生,显然这杜有才不是他们需要的那种人。
简单的聊了几句将他打发走了,陈望中回头望了一眼俞鸿亮:“亮哥,很棘手啊。”
俞鸿亮笑了:“这不像你。”老实说俞鸿亮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只要资金到位,一切都可以按部就班的从新开始。
陈望中没说话继续往前走,回到聚香楼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
中午饭都没吃,他用一下午的时间起草了一份清泉水泥厂重建计划。
俞鸿亮看完了这份计划,更加迷茫了。
说这家伙没上过大学,是怎么拿出这么一份完全是从实际出发,具备可操作性的高屋建瓴的计划书的?
俞鸿亮始终觉得,这可能是本世纪最大的未解之谜了。
(https://www.qshuge.com/2465/2465128/423293309.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