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传(二)
孙权接手江东政权后,针对江东的阴谋就来了,孙权怎么应对呢?
孙权让周瑜去平叛山越,让程普去攻打叛军,让朱治去安抚孙贲,张昭处理内政,自己干什么呢?对付孙辅。
花了三年时间,搞定江东内部问题,公元203年开始征伐黄祖。
而这个时候的曹操,已经收拾了袁绍,正在收拾袁绍的几个儿子。
江东集团一共攻打了黄祖6次左右,第一次是公元199年,孙策领兵攻打黄祖,战况如何没有记载,打胜了并得到黄祖上千艘战船,不过没有擒获黄祖,让黄祖跑了。
在我认为是故意放跑的,一场战争,没有达到战略目标就不能算胜利,这个为父报仇的借口非常好。
曹操用汉献帝的名义发诏孙权,你在干什么?
孙权回,我在为父报仇。
这仇一报就是八年时间,孙权真的打不赢黄祖吗?
政治需要,不能打赢,打赢了,没有政治立场了,正因为曹操为父报仇做为借口攻打徐州,曹操是没有理由指责孙权为父报仇攻打荆州的,如果曹操指责孙权,就是自己打脸。
我们先看看江夏的地理位置和人口。
江夏郡吏属荆州,下辖十四个县,人口大概有二三十万,兵马三万多,黄祖是名将黄香之后,地方豪强。
江夏有三个军事战略要地,夏口,樊口,汉阳,当时黄祖任太守的时候,治所是夏口,后来三国时期就移到了西陵。
孙权攻打的黄祖时候,南郡兵马,长沙兵马,南阳兵马也可能随时支援,刘表将领还很多的,有刘磐,文聘,霍峻,黄忠,这三个将领都是能征善战,黄忠和黄祖有没有亲属关系,这个历史上没有提到,孙权攻打黄祖八年都没有结果,可想而知荆州力量并不比江东差,甚至还要强上一筹。
刘表在荆州经营了十余载,并没有完全收复荆州士大夫的人心。
刘表请司马徽,庞德公入仕,两个名士都拒绝了邀请,刘表又想拉拢那些后起之秀,刘巴,李严也没有什么效果,荆襄世家门阀并不好刘表这个人。
刘表实际控制的不过是南阳,南郡二个郡,至于荆南四郡,无非按体制给刘表上交军资,粮草,南阳一郡就有36个县,相当于三个郡,南郡又是西接巴蜀,东联吴地的重要经济枢纽,非常的富饶,同时又是一个重要的军事战略重地,荆南四郡的每年征收的粮草,军资全部都会存放在南郡江陵这座城池。
孙权为什么又要攻打黄祖?而且打不过还每一二年就要攻打一次?
第一点:孙权不过五郡之地,想生存就得往外发展,对外发动战争,转移内部矛盾。
第二点:兑现孙氏集团的期许,周瑜的江夏太守,程普的零陵太守,吕范的桂阳太守,都是要兑现的,首先攻打江夏叫出师有名,为父报仇。
第三点:孙权对外发动战争,有三个目标,第一个曹操的徐州,豫州,第二个士变的交州,第三个刘表的荆州,这三个目标中只有攻打江夏黄祖才出师有名,攻打曹操,在江东是得不到政治上的支持,如果孙权要强打曹操,说不定内部就分裂了,不少地方都会发生叛乱,甚至有人会拥孙贲上台,废掉孙权。
第四点:孙权基本上每年都要发兵攻打黄祖,互有胜负,但是都没有实际上进展,并不是说周瑜,程普的战争能力不行,而是资源有限,黄祖有刘表做为靠山,有荆州集团在后面支持,孙权才没有任何进展,但孙权不能不打,不打家里就乱了,江夏是必须要拿下的。
孙权非常焦虑,孙权的焦虑是江东孙氏集团的生死亡存,攻打一个江夏黄祖用了八年,都未有寸攻。
后来是怎么样打赢黄祖,可能是荆州集团牺牲黄祖,荆州集团与江东集团联盟共抗曹操,荆州集团做出的让步。
公元207年,曹操征乌桓大胜而归,这个时候,刘表,黄承彦,庞德公就决定牺牲黄祖与江东集团达成战略同盟。
首先是庞统投奔江东任周瑜谋士,升任功曹。
历史上说庞统去见孙权,孙权见他其貌不扬,怠慢他,庞统则转投刘备。
实际上是庞统没有见孙权,只是周瑜要用这个人,有跟孙权讲,并且交待这个人是奇士,精通兵法,但是这个人脾气比较怪,不希望声张,所以庞统以周瑜功曹的身份在周瑜身边出谋划策,直到赤壁之战结束后,才离开。
以孙权的当时的条件,别说庞统,就算是一个阿猫,阿狗去投他,他都要扫塌相迎,哪里还有嫌弃的份,江东的武将多,谋士少,特别是奇士,佐世之才那更是少之又少,孙权怎么可能会以貌取人。
公元207年,荆州集团与江东集团达成共识,庞统入江东,帮助孙权攻打黄祖,夺取江夏几个战略军事要地,同时为刘备与孙权联盟创造机会。
刘表放弃了黄祖得到了什么?
江夏郡太守的职位和荆襄集团的承诺,保护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蓝子里,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刘表不能战,不能降,唯有一死,他死后,一个儿子投曹操,一个儿子跟刘备,或者是联盟江东共抗曹操,取得一席之地。
公元207年,孙权攻打黄祖大胜而归,但是打了一半,刘表的支援到了,黄祖跑了,孙权把江夏一半的百姓迁到江东。大概有十几万人左右,孙权缺的农民种地。
公元208年,曹操废三公,称丞相,南征刘表,孙权再起大军征讨黄祖,这次是杀了黄祖,占了半个江夏郡,刘表将刘琦任命为江夏太守。
刘表七月病亡,曹操八月南征,九月刘琮投降,曹操得南阳郡,曹操又派出五千轻骑夺取了江陵城,再派兵马扫荡南郡,占领南郡。
十月诸葛亮出使东吴,与孙权达成共识,孙刘联盟形成。
孙权这个时候的压力非常大,曹操策反孙贲,离间周瑜,张昭等等,都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
孙贲被朱治劝服,周瑜在鄱阳湖坐镇,加紧训练水军,以示与孙氏集团共进退的决心,张昭每次接曹操的信都会呈给孙权看。
江东为什么有这种信心和决心抗曹?
第一点:曹操必败之局,曹操称丞相才几个月,外部敌人如果都被消灭了,曹操接着做什么?没有敌人了,曹操要么放弃兵权,要么做权臣,做权臣的结果,只有一种,被朝臣谋杀,前有董卓,郭李之鉴,曹操是有大智慧的人,养寇自重,这点他比谁都清楚,就连郭嘉都想杀他,何况其他人,荀彧,荀攸会不会像王允一样,搞个美人计,把曹操给做了,曹操是非常好色的,曹操可能想过这点。
董承案后,汉献帝对曹操是深恨欲绝的,而那些忠于汉室的士大夫,都有可能为了做大汉的管仲,干掉曹操,当朝廷没有外敌的时候,大家都闲的发慌,就会拿汉献帝为借口,搞政治阴谋,曹操防不甚防。
第二点:曹操接受刘琮投降,是很不爽的,但表面上要接受投降呀,这个废物又要给一个州牧他干,占用资源,说不定以后还有人拿他做文章,刘琮是被曹操杀的,还是其他人阴谋杀害,嫁祸曹操,不好说。
曹操为什么不接受别人投降呢?
曹魏集团要陪养将领的忠诚度,首先要画个饼,再切开分,一一兑现,这个武艺高强的将领,打多少胜仗,拿多少人头,打败多少敌将,靠这个立功行赏,甚至是封侯。
刘琮投降了,这个饼没有人,这个饼寒门将领,寒士都没有分到,反而给了荆州系投降过来的将领。
假如刘琮不投降,曹操打个三年,至少有百员将领,可以升职,这百员将领中就有很多人忠诚曹操,是曹操给了他们一切,也只会对曹操忠诚。
但是刘琮投降了,曹操也只能接受这种投降,兵不血刃不好吗?
兵不血刃的功劳都给了谋士,是谁招降的,是谁的计策,打仗的功劳,才是武将的。
曹操要平衡这种利益矛盾,那么荆州受降了,功劳大部劳分给了荆州系,小部分的给了自己的谋士团,不再接受投降,要攻打江东,武将要拿功劳。
但曹操一想,把江东打完了,自己还能干什么,万一益州刘璋也投降了呢?自己不是很难再立功劳了?封王立国这辈子不就没希望了?
曹操或许会故意输这一仗,只有输了这一仗,曹操才能养寇自重,如果是我,我就输掉这一仗,打赢了没有什么好处。
曹操称丞相后,需要再等个五到十年左右,再封公称王立国,并且需要自己再立不世之功。
曹操这个时候反而不希望统一天下了,汉献帝血衣诏后,曹操就看透了一切,你再忠臣,你就算马上去为汉室而死,换来的是什么?
耻辱的死去,子孙无一人幸免,这就是人性,这就是皇权。
(https://www.qshuge.com/2463/2463293/441160234.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