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武川铁厂
半个月,杨广到达长安的第一天,就宣召了五位旧臣入朝,高颎为纳言,宇文化及为太仆少卿,宇文智及为将作少监,李子雄为膘骑将军,杨崇为员外散骑侍郎。诏书宣布之时,高颎已经回到了长安,次子高弘德高兴地说:“父亲现在回了中枢,必能一改朝廷七象。”
高颎摇摇头,高弘德比起长子高盛道还是差了不少,高颎屏退左右说道:“圣天子如此动作,是让我们一次性决出胜负;如果我这次不交出岁寒堂,弄不好就是一个掉脑袋的下场。到了长安,你不要和过去的那帮人来往,武功的刺杀案必定激怒长孙晟,他和裴矩的一场搏杀是避免不了的,宇文化及和杨崇此刻重回朝堂,杨广多了一对鹰犬。”
不过让群臣意外的是,宇文化及被派去陇右视察养马的情况,杨崇被派到关中最大的铁厂武川铁厂蹲点;段文振和卫玄找了隋炀帝杨广几次,杨广始终不松口,最后还是纳言杨达暗中指点,朝中其实并没有合适杨崇的位置,怎奈杨崇做的事都在明面上,并且每一件都是实事,因此军中看好杨崇的将领也不是一个两个,饶是杨广独断专行,也不想在这件事上被人指责,因此才召杨崇回朝。
卫玄叹息道:“这还不如让杨崇专心地去做生意。”
武川铁厂并不是说铁厂在武川镇,而是告诉外人,这个铁厂是属于从武川镇走出来的关陇门阀所有;杨崇去的铁厂在咸阳东北部的石门山山谷里,只有一条大路进出,杨崇的任务就是把归鸟两次带回来的工艺研发出来,提高铁厂的产量和质量。杨崇为了安全,还是带着杨横、尉迟立、黄镇、百里涛、铁狄五个护卫,即使在铁厂内部行走,至少也有两三人随行。
经过几天观察,杨崇确定铁厂使用的是綦毋怀文的炼钢方法,选用品位比较高的铁矿石,冶炼出优质生铁,然后,把液态生铁浇注在熟铁上,经过几度熔炼,使铁渗碳成为钢,这种灌钢法炼出的钢又称宿铁。杨崇晓得灌钢法是中国古代炼钢上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同百炼法或炒炼法比较,缩短了冶炼时间,增加了钢的产量,提高了金属品质,并且操作简便,容易掌握。
只是相对于流行于南印度和斯里兰卡的乌兹坩埚钢,大隋的钢差了许多,到目前为止,都是从西域大量进口乌兹钢。杨崇学的就是炼钢,听老师分析过,古印度的冶炼方法大概就是将黑锰矿、竹炭及某些植物叶子密封在一个陶炉里燃烧加热,当这些东西熔化后,其渣滓形成一团金属,然后将此金属反复熔化、冷却四五次,炼成金属块。
工艺如此简单,神奇的就应该是矿石的本身,杨崇的老师当时分析,十八世纪中叶乌兹钢的质量下降,或许是因为特定的矿脉被采尽,原材料的化学成份发生了变化,矿石中一种或数种微量成份消失,是铁匠们仅凭眼睛是无法察觉的。课堂上老师还取了冷锻甲的例子,西夏可以用冷锻的方法可以造甲,北宋造不出来,问题就出在材料上;两地出产的材料在硬度,塑性,强度上都不相同,即使用同样的方法加工,结果都是不一样的。
杨崇手中有随巢子冷锻的配方,这两年也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却晓得现在不是拿出来的时候;对于铁厂,杨崇观察了十天后,得出的结论是高炉和脱杂。在目前的情况下,若是能造出能够制造1200℃以上的高温炼铁炉,实现钢铁高温下的精炼,然后利用风箱向高温炼铁炉输送充足空气保持稳定,最后利用在铁水中加碱性石灰进行脱杂,促进矿渣析出的同时吸附磷硫杂质就完美了。
但是杨崇明白,无论活塞式风箱,还是炼焦炭,对自己来说都是太难了,至于高炉想都不要想,这些都不是靠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现在只能做一点改进,让工匠们改进耐火砖,不管碳基、硅基都行;坚持木炭加温,对炉子的高度就没有要求,不过竖炉可以找工匠们聊聊,看有没有天才高手能做到。
管理武川铁厂的是元寿的儿子元纳,元纳对杨崇的一言一行都很关注,作为家中的老四,又是小妾所生,几乎是没什么前途,元纳的理想和希冀都在铁厂上。元纳进厂近二十年,又有元寿撑腰,原先根本不认为有人能危险到他的位置,但是杨崇一来,元纳就有点沉不住气了,杨崇在制造业的成绩太过彪悍,不得不高看一眼。
听到杨崇要见负责竖炼炉的工匠,元纳就充满好奇,所以大师傅孟照来后,元纳也没有走,坐在边上旁听。杨崇把自己画的竖炉图纸递给孟照,孟照一看就笑着说:“杨大人的意思莫非做铸铁?这玩意听老一辈人说过,先铸造成形铁板,再加热处理,锻打成形器件。我明白了,大人的意思是把民用的和朝廷铸件分出来铸造,提高铁厂的产量。”
杨崇点头说道:“本官正是此意,孟师傅,这种竖炉能立起来吗?这种竖炉也可以炼钢。”
后世的炼钢高炉就是从竖炉中发展而来,杨崇心里有百分一百的把握。孟照是真正的大师傅,在大隋,不是工匠就能称师傅的;所以孟照听了杨崇的话,又仔细地推敲了一遍图纸,花了大约快两个时辰,才小心翼翼地说:“照小人看,造这个竖炉应该没问题,关键是竖炉要炼钢的话,木炭的燃烧不够稳定,不知道大人用什么方法解决?”
杨崇大为满意,这才是行家的话,看着图纸就能想到不足,杨崇平稳地回答道:“我准备把这个路子建在水边,利用汉代的那种水力驱动杵锤,配合鼓风机来反复锻造。”元纳一听,就知道自己麻烦了,石门山一带没有这样的水源,若是采纳杨崇的建议,竖炉只能建在其他分厂。
武川铁厂大大小小有二十二个分厂,剩下的二十一个加在一起,产量也没有石门山一家高,元纳是不想增加其他家的力量,但是杨崇是朝廷七品的员外散骑侍郎,专门派来铁厂做调研的。元纳明白,就算自己不报给股东,杨崇也会上奏章复命,所以立即召来骨干给杨崇的建议做了一份结论,至于采纳不采纳,元纳管不了,那是股东的事。
武川铁厂的股东们的想法让人哭笑不得,要杨崇先把水力驱动杵锤的图纸设计出来,孟照不安地对元纳说:“掌柜的,可不能这样,生产线上的东西是环环相连的,要是分成几块,到后来还是要找一个高手出面解决。”
元纳装作不解地问:“孟师傅,难道你也不成?”
孟照摇头说道:“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活。水力驱动杵锤的结构复杂,每一个细节都是有要求的,和建炉子是完全两码事。如果股东们不愿杨大人插手,我倒有个建议,从将作监请人协助。”
元纳心说决不可能,宇文恺现在是工部尚书,宇文智及是将作少监,他们哪会来拆杨崇的台。元纳只好安慰孟照说:“建厂也不是你我的事,只要和杨崇通告一声就行,怕的是杨崇不肯拿出图纸。”
孟照对杨崇观感不错,很有信心地说:“掌柜的多虑了,杨崇一个高管,又是宝洁坊的老板,怎会情愿在铁厂浪费时间。以我之见,他会很快拿出图纸,然后脱身而去。”元纳心说那就是最好。
果然,等到尚书台的公函一到,杨崇花了六天时间出了图纸,交给元纳后,便回长安复命。杨崇的心情很平静,宛如打工出了一次差,不管隋炀帝杨广是什么打算,关陇门阀不让自己插手铁厂是一件必然的事情,所以杨崇没有生气。关于归鸟的资料,杨崇也上了奏章,就是自己也不懂,炼钢的程序太复杂,自己不敢乱说,免得添乱。
(https://www.qshuge.com/2441/2441675/391148341.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