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沉淀
朱勉说完,便是蹭的一下走下龙椅,头也不回的离开了金銮殿。其余众臣见此,也纷纷跟上。旋即,金銮殿内,便是只剩下了三名使者。
“皇上,这可如何是好?”
瑞华宫中,内阁大臣,神色之上写满了焦急。三名使臣的话,都放了出来,如果大明国不答应他们的要求,那么就会出兵攻伐。到时候,大明国将会面对着三面作战的地步。
三线作战,就算是大明国国力十分强盛的时候,也不可能做到,更何况现如今大明国国内还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朕,心意已决!”朱勉知道,现在不可能有更好的办法去解决这件事,“三名使者的条件,朕全部答应!”
“皇上……不可啊!”唐浩立刻从位置上走了出来,“一而再,再而三的答应,只会助长那些国家贪得无厌的欲望!”
“皇上,臣宁可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维普堂堂大明,将近三万万的子民,难道害怕那些蝼蚁小国?”包义脸色严肃,一身的刚正骨气,不由得散发而出,“泱泱大国,若是只知退缩,恐怕将来也无出头之日!”
朱勉闻言,脸上不禁流露出笑容,点了点头道:“难得众位爱卿,竟是有如此的骨气。但,此一时彼一时也!”
“方才,唐浩所说三万万子民,那请你告诉朕,这三万万子民中有多少人愿意为了朕,去参军打仗?大明国又有多少财力,能够支撑的起?更何况,眼下大明国又有多少百姓,是对朝廷没有恨意的?”
一连几个问题出口,朱勉直问得众人无话可对。是啊,大明国有三万万子民又能怎样?可眼下,到处都是民变,这就意味着,这三万万子民中只有百分之一,乃至是千分之一的愿意为朝廷卖命。
换句话说,大明国实际上可控的人口,能够募集兵力的人数,十分有限!
“公孙庆国,你作为户部尚书,应该明白,这国库里还有多少银子吧?如果,现在国库里还能拿的出一千万两白银,别说你们了,就是朕,也要教训教训这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外藩国度!”
一千万两白银,那是大明国鼎盛时期的国库存银的三分之一。而现在大明国的国库收入,一年还没有一千万的三分之一多。
“至于最后一点,朕之所虑,先集中内治,然后再慢慢沉淀,花个三五年的时间,收拢民心,整顿天下。到时候,国力强盛,再出兵依次夺回失地,岂不快哉?”
朱勉讲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如今的局势,这也是解救大明国的最佳方法。忍一时风平浪静,待得一切就绪后,再一鼓作气翻身!
众臣听着这些话,皆是陷入了沉默。如今的大明国,确确实实没有实力,和这些国家正面对抗。
半个时辰后,瑞华宫中,方才继续响起声音:“臣等明白!谨遵皇上圣谕!”
大明国需要的是沉淀,在这沉淀中,逐步逐步的恢复国力,其中所需要的时日,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完成的。在实行这一过程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稳定外部环境。朱勉正是想通了这些,才决定答应三名使者的要求。
与徐家不同的是,朱勉要利用这短暂的和平时间,让大明国重新崛起。
回报三名使臣的诏书,自然是很快下达了。想当然的,一些臣子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而闯入瑞华宫,冒死劝谏。但经过朱勉一番劝说,也都明白了。不过,这也让朱勉很欣慰,至少大明国的骨气没有消失。
一时的受辱,不代表一辈子就得受辱。
这是一种国耻,朱勉牢记在心,并以此来鞭策自己。其后不久,他便是让人刻了一块国耻碑,安放在金銮殿大殿正门之前。
国耻碑上,血色的“国耻”两个字,足有两三丈高低,刻在碑的正中央。这是碑的正面,朝着所有大臣进入金銮殿的方向。此意,便是要提醒众臣,不要忘记大明国曾经所受到的屈辱。
而在国耻碑的后面,则是刻着国耻的内容,不光光有三方势力索取领土的,还有过往徐家掌政时所遭受到的。
这是大明国的耻辱!
抬头不见低头见,就是这样一种鞭策,朱勉才能够让所有大臣,牢记天下来之不易,天子守业的艰辛。
时间恍惚,朱勉用了足足半年的时间,才将所有的弊政,整理清楚。并为此,优先免除了一部分战争税,以安抚民心,平息民变。
这只是沉淀的第一步,往后的日子,便是要对这种弊政,进行革新。
然而,因为春季的那一场倒春寒,导致整个大明国的粮食产量,出现了大规模的下滑。以至于,到了秋季时光,大明国的百姓,竟是闹起了饥荒。
不得已,户部拿出存银,朱勉也拿出皇家私库,最后派遣使者前往暹罗国买粮,以赈济灾民。
远水毕竟解决不了近渴,这是一场大规模的饥荒,波及范围,覆盖了大半个大明国。以至于,到了冬季来临之时,路有饿殍的情况,屡见不鲜。
甚至是在京城蓟州,也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
饥荒之后,便是瘟疫,多灾多难的大明国,又是有着吏治不清的问题,很多地方再次爆发民变。尽管,这一次民变被镇压了下去,但最终大明国那仅存的一些强大军队,也被消耗殆尽了。
瘟疫一直持续到弘光二年的春季,本应该在今年举行的春闱,再一次被推迟,定在了弘光四年。
弘光二年夏天,黄河泛滥,决堤之后,淹没了沿岸数十个州郡,以至于百姓流离失所。夏末,长江沿岸溃坝,暴雨连天,再加上东南沿海,大风海啸,朱勉简直是一夜白了头。直至秋初十月,这些天灾才稍微停歇。
然而,百姓艰苦,各地职官却贪图享乐,以至于益州、川羌、湘豫各地,再次爆发民变。这一次民变,远比以往来的凶狠,两三个月的时间,就占据了大明国大半土地。为此,朱勉将镇守边关的徐志良调了出来,方才镇压这一场民变。
在徐志良与各地民变大军作战的时候,大金国却趁机偷袭宁锦防线,占据了宁远、松江、锦州三府。自此,大明国长城以北,再也没有任何的土地,而蓟州城也直接暴露在了大金国的视野之下。好在,长城高深,大金国也没有继续攻伐大明国,朱勉方才松了一口气。
自此,国耻碑上,再次多了一条大明国的耻辱。
弘光三年春天,徐志良平叛结束,一切也归于正常,天灾不再有。此时的朱勉,以及朝廷的众多大臣,方才继续研究着如何改革弊政,以消除过往政策带给大明国的苦难。
直至弘光四年祭天结束,这一项政策,方才拿了出来:精兵简政!
(https://www.qshuge.com/2429/2429385/415728481.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