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权少私宠:小小鲜妻,好美味深海月下 > 2180 意料之外(880)

2180 意料之外(880)


  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与其被人用来形容现代的高考制度,倒不如放在古代的科举考试里最为恰当。

  至少,在现代的高考里落榜的人,并不会因此失去所有的机会,哪怕落榜的考生不愿意复读重考,他也还有无数的技术学校可以选择,最不济的还可以直接放弃学业,外出打工或者做点小生意,只要自己愿意多动动脑子,多努力一些,总能找到机会和办法。

  但是在古代,这样的机会和办法却是不存在的。

  如果古代的科举考生不幸落榜,他的选择仅仅只有两个重读再考,直接放弃。

  而这样稀少的选项,同样也不是考生自己想怎么选就能怎么选的,更多的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

  比如说,一个考生的出身家庭并不优厚,甚至可能是比较贫穷的,砸锅卖铁好不容易才供他读了这些年的书,全家人都指望着他能中举,但是偏偏……他的运气不好,或者天赋不够,拼命的努力之后,最终还是不幸落榜了。

  残酷的问题就这样摆在了眼前……

  古代的科举要三年才举办一次,如果不幸落榜,想要重考的唯一办法就是复读三年。

  而在这三年时间里,朝廷不会给考生提供任何帮助,一切的生活开销以及笔墨纸砚乃至书本费用的问题,都需要考生以及他的家人自行解决。

  家庭条件稍微差一点的考生都有可能承担不起这三年的自理费用,何况谁也不能保证三年之后的重考,自己就一定能考中。

  万一倒霉的再次落榜,重复三年又三年……

  一个家庭条件不好、自身又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的考生,要怎样才能维持这样的生活开销?

  更何况,读书在古代本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大部分的古人都很相信“字如其人”的说法,每一位想要考科举的学子除了自身的学识之外,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就是写字,而且最好是能练出一手漂亮的书法字,这一点对于科举考卷来说,加分非常明显。

  但是练字这种事情,本身就是欲速则不达,对时间和金钱的要求非常之高。

  根据古人的看法,要练好一手端正的字体,至少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想要把字体练出风骨来,则至少需要十年以上,还得是练字之人本身就比较有天赋。

  如果是没有这方面天赋的人,或者天赋不够好的人,说不定就得练上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很多历史上著名的古代文人都是从小就开始练字,古人启蒙的早,大多从两三岁左右就开始习字,每天都要练习三四个时辰。

  一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两个小时,三四个时辰就是六到八个小时,几乎把一整个白天的时间都用在了练字上,除此之外还要学习各种书籍、乐器、下棋等等。

  所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对于现代人而言大多是夸奖一个人非常有文采的意思,但是放在古代,这仅仅只是最普通的基本要求……


  (https://www.qshuge.com/2380/2380843/409393237.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