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日月当空照中华免费阅读小说 > 第九十六章 牛李二人

第九十六章 牛李二人


  就在宋应星、宋应昇兄弟匆匆忙忙抵达京师备考的同一时间,作为天启七年河南乡试同榜举人的宝丰人牛聚明和河内人李信,则已经分别抵达京师好几天了。

  牛聚明的父亲牛垧,是鲁王府的纪善官,而老牛家“先世由岁贡至县博士,与王府官者数人”。到了他这一代,牛聚明幼年即聪慧异常,二十岁中秀才,三十出头中举人,十余年间一边读书问学,一边开馆授徒,等待飞黄腾达的那一天。

  如今这一天好像要来了,新皇帝即位以后大刀阔斧革弊鼎新,天下顿时为之一新,特别是新皇帝在抄家斩首惩办阉党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心机手腕,颇对牛聚明的胃口,这样一个杀伐果断、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才是真正值得追随、值得辅佐的明主。别看牛聚明一个读书进学出身的举子,私下里却是一个素有大志,想要青史留名的人。

  而文武双全的李信,也是如此。此时的牛聚明,还不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大顺朝宰相牛金星,而此时的李信,自然也不是后来李自成大顺军中足智多谋的制将军李岩。

  李信的父亲,当然也并不是后世传说中的阉党尚书李精白,因为李精白是南直隶人,如今也已经作为阉党分子被惩办,而其子女之中并没有李信这个人。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还在后世的时候,就注意到了李信的身世问题。这个李信只是出身怀庆府河内县一个李姓富裕商贾之家的普通士子,其父名叫李春茂,字庭壁,是个贡生。李春茂本人有四个儿子,老大叫李伦,老二叫李仲,老三叫李俊,老四就是李信。

  与此同时,这个李春茂还有一个亲弟弟,名字叫作李春玉,掌管着李家在开封府等地的粮行生意,这两兄弟一个在原籍耕读传家,一个在外面奔波经营,兄弟两人齐心协力,把个河内李家经营的蒸蒸日上,一日比一日富裕。

  到了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一六零四年,李信出生在河内李家的老宅,当时河内李家的长房李春茂,已经先后有了三个嫡子,但是李春茂的弟弟李春玉却年过四十还没有子嗣。于是两兄弟一商量,就把李信过继给了李春玉当嫡子。

  然而过继过去没几年,李春玉新纳的小妾又给他生了个儿子,取名叫作李侔。

  天启四年冬,李信的生父李春茂过世,李春茂的长子李仲掌权,李家分家。李春玉分得了李家在开封府等地的粮行,以及位于杞县的大批土地田产,而作为李春玉嗣子的李信,也在分家之后,带着自己宗法上的亲弟弟、实际上的堂兄弟李侔,前往杞县投奔自己的叔叔和嗣父李春玉,从此寄居在了杞县。

  巧合的是,这个粮商李春玉,字精白。而这也正是崇祯末年,民间把李岩当作前阉党尚书李精白之子传说的由来。

  李信年少时虽然聪敏异常,读书过目不忘,一度号称神童,但是年纪稍长之后却痴迷习武,荒废了许多年华,到了天启四年的时候,才有了一个秀才的功名。一直到他来了杞县,投奔嗣父李春玉之后,顿时感到自己在嗣父家中寄人篱下、地位尴尬,随即发奋苦读,终于在天启七年考中了举人。

  更加有意思的是,后世以牛金星知名的牛聚明,也是天启七年河南乡试中举的举人。这两个此时互不相识、后来却“相爱相杀”的大顺军将相之间的缘分,看来是早已注定。如今牛金星和李信两个人,分别上了京城参加会试,现在这位崇祯皇帝自然不会再让他们像历史上那样落第而归。而且今后的历史上,自然也就不会再有大顺军的天佑殿大学士宰相牛金星和军师制将军李岩了。

  当然了,此时云集京师的,自然还有各方才俊,毕竟今年恩科真的是名副其实的恩科,要招五百名进士,是大明开科取士二百年来第一次这么多。但凡是还对科举仕途抱有希望的举人和监生,都是纷纷前来,试图把握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在阁臣徐光启和督察院左都御史李标的努力下,京师贡院新建的考棚如期完成了。

  三月二十日,崇祯元年恩科会试的主考、副主考、同考官,共十名来自礼部、吏部、督察院等衙门的考官们,都进了贡院。二十一日寅时正,京师贡院门口灯火通明,云集京师的考生们,早早起床,按照事前领到的号签,一个个提着考篮,排好了队。

  虽说这些考生,有的已经到这个地方考过了好几次,但是再到这个地方仍然是莫名其妙的紧张。比如宋应星,虽然来进过京师贡院几次了,但是看着贡院门口写着的“明经取士”“为国求贤”几个大字,仍然感到压力山大。

  不过与以前几次不同的是,这次在通州停留的一天,使他感慨良多,新建成的讲武堂,忙得不可开交的农事院,如火如荼的工厂工地,以及新式的混凝土预制件在建筑之中的应用等等,都使他眼界大开,对自己一直以来经世致用的学问也突然有了莫大的信心。

  从寅时正到辰时正,三个时辰过后,贡院前街上的应试考生们,经过搜检,都如数进入到了公园之中,按照之前排好的序号,在锦衣卫、东厂和五城兵马司抽调而来的军卒引领下,井然有序地进入自己的考棚之中。

  一场考三天,连着考三场,一共是九天。每场考完可以出来休息,但是每场考试结束之前的三天内,考生却必须一直在自己的考棚之中,吃喝拉撒睡都要在里面。

  苦当然是苦了点,可是俗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道理考生们当然是知道的。

  九天过后,考生们如蒙大赦,一个个离开贡院的时候就像离开北镇抚司的大牢一样兴高采烈。

  这几天的京师,成了考生们的节日,经过九天折磨的举子们,纷纷抛开一切,呼朋唤友,聚众宴饮作乐。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对此也是十分理解,毕竟后世的时候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高考结束之后自己也曾肆意放纵过一段时间,所以对于五城兵马司以及巡城御史们抓到的那些饮酒闹事的考生们,一概以训诫了事,不作其他处罚。

  为此,近万名来京会试的考生们,对当今皇帝的圣明更是有了切身的体会。

  到了四月十二日的下午,在崇祯皇帝的促催下,这段时间已经劳累到了极点、有点快要扛不住了的徐光启和李标,总算是带着新科贡士的名单到了。

  为了把自己想要的人才留住,已经计划要录取五百名进士的崇祯皇帝,在徐光启等人最终的名单送来之前,又一次让王承恩过去传旨,让他们拟定一个六百人的名单,由自己亲自从中选取五百人。所以拿到名单以后,崇祯皇帝有点急切地马上打开,想要找到自己想要的名字。

  徐光启、李标虽然感到皇帝有点太心急了,但也都理解为这是皇帝求才若渴的表现。看完名单,皇帝的心里自然是一下子就踏实多了,自己所知道的能来参加这一科会试的明末人才,已经全都在这个六百人的名单里了。但同时,也是暗自庆幸,自己事先要了一个六百人的名单,否则的话,李信、沈廷扬这次就又要名落孙山了。


  (https://www.qshuge.com/2366/2366657/350362273.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