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日月当空照中华小说名字 > 第八一三章 肺腑之言

第八一三章 肺腑之言


  崇祯皇帝听完这几个人的说辞,心中有了底数,知道今日这个场合,乃是一个礼仪性程式性的场合,这些人也都没有这方面的准备,并不是真正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

  如今自己提出来这个议题,目的也只是接着这个场合,先给这几个重臣吹吹风,提个醒,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并不是要在今天就决定下来什么。

  因此,听完了徐光启的话之后,崇祯皇帝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认可他们的说法,然后将目光转向另外的两个人。

  张惟贤面色蜡黄,眼窝深陷,比起前些日子来,似乎更见消瘦了。

  虽然这一任的英国公有点平常乃至平庸,但他却在崇祯皇帝继承皇位的过程中,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今看着他时日无多的样子,崇祯皇帝心里颇有点过意不去,于是直接对新任兵部尚书南居益说道:

  “南爱卿如今已是兵部尚书,兵制也好,军制也好,正是南爱卿分内之事!改不改,怎么改,南爱卿要多多用心!”

  南居益是当过福建巡抚,当过直隶总督的人,而且在福建巡抚的任上还带着福建水师和沿海卫所的军队,与进犯福建沿海的荷兰人打了一仗,并且取得了胜利。

  对于大明朝卫所制度的崩坏问题,早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了,前不久办结了在军都山上修建镇虏塔的差事之后,就接到了转任兵部尚书的旨意,此时听见皇帝点名问话,当即说道:

  “陛下明鉴!祖宗初行军卫之法,设都司卫所于天下,上则以五军都督府分而统之,下则以百万顷土地屯田而养之,无论京师地方,无论边内边外,其制一也,其法明也!故而上下内外军令畅通、如臂使指!

  “然则二百年以降,我大明军制由简而繁,枝蔓丛生,各省都司、行都司之外,又设镇守总兵官,卫所军丁之外,又募营兵乡勇。

  “陛下即位以来,正因天下卫所营兵皆不足用,不堪用,乃设讲武堂于通州,乃练新军二镇于京畿。

  “今且不论云贵土司、外藩蒙古之私兵,单只说京师之地有京营、有近卫,地方有督标、有抚标,有都司卫所,有营兵家丁,有团练乡勇,即已是兵制不一、令出多门,此诚国之大患也!”

  “以臣之见,国朝兵制,上自南北五军都督府京卫京营,下至各省都司卫所营兵乡勇,不改不足以号令统一,不改不足以振衰起敝!”

  南居益铿锵有力地说完了这番话,抬眼见崇祯皇帝接连点头,心中已知皇帝心意。

  而皇帝的态度,当然也落在了内阁首辅李国鐠等人的眼中。

  这时,一直神情萎靡的英国公张惟贤,也终于有了回应,在锦凳上直了直身体,然后重又躬身说道:

  “陛下!兵制乃国家根本,轻易动摇不得!

  “南北五军都督府,及其所统都司卫所,因袭二百多年以来,虽屡有增减,代有废改,更有种种弊病与不堪用之情形,但其仍不失为我皇明巩固之基石!

  “老臣非是不明事理之人!陛下胸中素怀中兴皇明之大志,老臣又岂能不知?只是大明建极以来且近三百年,五军六部积弊已久,正需缓缓调理,陛下若以一剂猛药治之,臣恐其沉疴未去而又生新疾啊!”

  “以臣之见,祖宗以五军都督府统领天下都司卫所之祖制,陛下可徐图改之,却不可一举而革之,尤不可一朝而废之!

  “老臣自去岁以来缠绵病榻,尝思身前身后之事,无不以大明千秋万世为依归!今日陛下问及兵制,此皆臣肺腑之言,请陛下三思!”

  英国公张惟贤说完了这番话,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即便如此,还要起身下跪,以示郑重。

  崇祯皇帝当然不能让他这样一幅情况再跪下,连忙起身上前,将其扶住,说道:“英国公不必如此!且坐!且坐!”

  侍立在殿中的王承恩以及皇帝身边的御前侍从武官连忙上前将其搀扶坐下。

  崇祯皇帝回到座位之上,看了看在座的诸位,点了点头,说道:“卿等所言,皆有道理!兵制乃国家根本,即令要改,也不能急在一时!

  “今日,朕借着孙爱卿从塞北凯旋归来之机,提起此事,正是欲令卿等深思熟虑!

  “卿等且放宽心!朕亦深知此事事关重大,非深思熟虑决不能贸然行之!

  “朕今日即可明言,今后五军仍为五军,都司仍为都司,而卫所亦仍为卫所,以五军都督府统领天下都司卫所之大局,以世爵功臣分领五军都督府之祖制,决不更改!

  “九边各镇之营兵也好,都司卫所之世兵也罢,乃至云贵等地土司、蒙古等地藩属之私兵,皆一官不免、一员不裁、一饷不减!

  “然则,其中枝枝蔓蔓、条条块块之上下归属、号令指挥、兵种操典等细务,则需因应当今形势之变化。

  “毕竟,若其不堪驱使,朕又养之何用!此亦是朕肺腑之言,卿等深思之!”

  崇祯皇帝一口气说完了这些话,在座的各位重臣人人心中皆是疑惑,皇帝一会说要改,一会说这又不改那也不改,那么到底要改什么?

  然而不管心中有着怎样的疑惑,皇帝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几乎等于是接受了大多数人的意见,即连对皇帝想要改革兵制这件事意见比较大的英国公张惟贤,也都无话可说了。

  兵制怎么改还没定下来,皇帝就已经承诺了不去触碰功臣勋贵们的利益,不去触碰可能引发动乱的都司卫所,而且还是一官不免、一员不裁、一饷不减,都这样了,还有什么可反对的?

  然而,同样的问题是,你都这样了,那还有什么可改的呢?!

  这一日的召见以皆大欢喜而告终,因为崇祯皇帝对出镇归来的军机大臣宁城伯孙承宗以及缠绵病榻久不视事的军机大臣英国公张惟贤,进行了一番赏赐,除了金币、银币之外,还封赠军机大臣宁城伯孙承宗为“特进荣禄大夫”荣衔,封赠英国公张惟贤为“右柱国”勋阶。

  对于兵制改革的事情,崇祯皇帝在提出了这个问题之后,除了定下来了几个大的原则,打消了这些人的疑虑之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交给了这些个重臣,让他们回去自己思考琢磨。

  毕竟皇帝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而且愿意照顾方方面面利益的这个态度,也是很诚恳了。

  而且在京的两个军机大臣,又得到了额外的封赠,联想到皇帝的态度,这分明就是一种“收买”。

  至于崇祯皇帝本人,当然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但是是不是合适,是不是成熟,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若是想让朝中的大臣们接受,至少要先让内阁和军机处这几个自己比较看重的老臣们接受。

  而让他们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则是崇祯皇帝要做的第一步。

  因为将来就算是自己力排众议地把兵制改革的事情定下来了,也需要这些人去具体执行。

  若是他们对于这个问题始终处在质疑、批判乃至抵触的情况下,那么你的兵制改革方案再好,怕也推行不开,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与其在执行之中遭遇阻挠或者质疑,倒不如在开始执行之前,就将各种可能遇到或者引发的问题摊开来讲,其中能解决的,事先解决,能释惑的,提前释惑,等到弄清楚了利弊得失,然后趋利避害。

  这样一来,也算是防范于未然了。


  (https://www.qshuge.com/2366/2366655/394153227.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