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日月当空照中华全文免费阅读 > 第六四三章 烽烟四起

第六四三章 烽烟四起


  大同城下这样的情况,身在三四里外的黄台吉自然看不见。

  因此,此时的黄台吉仍是一味地传令强攻强攻!

  对于蒙古人的生命,黄台吉比一般女真人看得重一点,但也不过是想要拉拢这些蒙古人罢了。

  至于遇上这样的攻坚作战,死掉多少蒙古人对他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即便是莽古尔泰的正蓝旗军队,黄台吉也十分乐见他的旗下军队为了攻城了受损。

  黄台吉的这点心思,他的心腹大臣和谋士们无人不知。

  就这样,黄台吉大营之中的鼓声不停,大同城外的强攻,就一波接着一波地发起,死在大同城下的蒙古人甚至正蓝旗的旗丁也就越来越多。

  直到日色将慕,奥巴汗和其他几位指挥攻城的漠南蒙古部落首领纷纷前来莽古尔泰马前求告,而莽古尔泰也不能让麾下的正蓝旗再承受更大的损失,这场攻城战才告一段落。

  奥巴汗和其他几个蒙古部落首领,找完了莽古尔泰之后,接着去找黄台吉,一番哭诉求告之下,终于让黄台吉认识到自己在大同城下可能真的是犯了一个大错。

  最终在夕阳落下了城头的时候,终于弄明白了城下情况的黄台吉,果断传令收兵。

  而此时,正蓝旗和归附的蒙古部落兵马,已经在大同城外护城河的两边丢下了超过三千具的尸体,伤者更是两倍于此。

  其中虽然以归附蒙古部落的人马居多,但是莽古尔泰的正蓝旗却也损失不小,比之夺取大同右卫(后世右玉)和左卫(后世左云)的损失也是不遑多让,心中自是气恼不已。

  接下来,知道大同坚城的确不可强攻硬取的黄台吉,又回到了原来的打算上面。

  但是,他在大同城外整整又等待了两天,可是大同远近周边的明朝守军,特别是预料之中应该会来增援的宣府镇明军,却仍然按兵不动。

  到最后,竟然没有一兵一卒前来救援大同。

  这个情况令黄台吉以下,包括扬古利、范文程这种自以为对明朝军政内情了如指掌的人,也都有点理解不了,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扬古利向黄台吉进言,要不要再等上一等,或许是明国朝廷的反应实在是太慢,目前还没有商量出对策或者,说不定是因为宣府镇的明军还在等待他们朝廷的命令呢。

  事实上,这却是冤枉了宣府镇和居庸关的镇守官军将领们。

  倒不是他们不敢来援救大同,也不是他们不愿意来救援大同,而是皇帝在密旨里不允许他们出兵前往大同,而是要他们守好自己的城池。

  从建虏兵进漠南的消息传入京师,然后皇帝下令驻守居庸关一带的五军营、三千营备战以来,五军营的总兵江应诏、副总兵黑云龙,还有距离居庸关不远的三千营总兵王廷臣、副总兵刘兴治等人,都通过京营监军御史和各营坐营文官的渠道,向皇帝请战出塞,但都被崇祯皇帝拒绝了。

  包括大同被围的消息传来之后,相距不远的宣府镇内,不管是巡抚李养冲,还是总兵侯世禄,又或者是监军御史倪元璐,都赞成出兵救援。

  但是,就在他们出兵之前,崇祯皇帝着人送来的密旨,令他们停止了救援大同这个危险的行动,转了全力以赴做起了坚守宣府的谋划。

  在崇祯皇帝的盘算之中,大同也好,宣府也好,大明朝经营了二百多年的边防重镇,又岂是建虏和蒙古人这样不善攻坚的军队能够骤然攻下的?

  如果大同巡抚、总兵官或者监军御史不是崇祯皇帝熟悉的人选,那么他肯定会担心这些人在外无援兵的情况下会不会投降的问题,因此就会想方设法给这些人以希望。

  但是如今的情况却不是这样。

  因为不管是范复粹,还是祖大寿,又或者是吴甡,包括大同的知府马士英,这几个人都是不可能轻易投降建虏的。

  祖大寿这样的且不说了。

  就是马士英这个在南明史上以奸臣著称的人物,最后在弘光朝廷土崩瓦解,大明王朝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也没有投降满清,而是募兵抗清直至兵败被俘不屈而死。

  所以,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对镇守大同的这几个人十分放心,根本不担心他们会开城投降。

  既然如此,也就没有必要冒着被建虏和蒙古人围点打援的危险,而且浪费兵力,去救援一座根本不需要救援的城池了。

  不过,崇祯皇帝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在黄台吉这边的头头脑脑们看来却显得有些不同寻常了。

  就在扬古利劝说黄台吉要不要再等等看的同一天,一向心思缜密的范文程,也来求见黄台吉了,而且力劝黄台吉不能再在大同城下等着围点打援浪费时间了。

  范文程对黄台吉说:“陛下亲率大军顿兵于大同城下时日越久,于我八旗大军越不利!

  “南朝君臣不来救援大同,或许是畏惧我兵锋锐利,或许是待我粮尽自退,或许是其他原因。

  “然而不管其究竟为何,我大军远离辽东腹地,数千里奔袭至此,却绝不能久留于敌军坚城之下!

  “若其君臣之中有醒悟者,其对大同孤城不予理会,却另遣一军攻我建州腹地,陛下率大军顿兵此坚城之下,攻不可攻,取难以取,旬日之后,大雪降下,思之岂不危矣!?”

  黄台吉听了这话,脸色一变,沉思片刻,说道:“若果如此,范检讨有何高见?”

  范文程冲着黄台吉打千行礼,下跪说道:“陛下!奴才心中实有上中下三策献给陛下!

  “其上策,陛下亲率大军舍弃大同宣府一切城池,轻装速进,长驱直入,直奔居庸,全力以赴,破此关城,如此陛下大业可期!

  “其中策,陛下分遣一支强军急趋居庸,有机可乘则攻之,无机可乘则围之,以调动明国京畿大军为宗旨,令其无暇分心他顾也。

  “然后陛下分兵大掠大同宣府之地,取其金银粮秣人口牲畜等财富为己用,大同或宣府守军若出,即可野战而歼之!然后徐图居庸!”

  说完了这些话,范文程抬眼看了看黄台吉,见对方深思不语,接着说道:

  “至于下策,大同与宣府镇之兵,既不出城来攻我,尔辈即不为我害也,我大军可大掠两地之人口财富然后尽快北归。如此,陛下此行亦算完胜!”

  范文程说出三策来,他本人当然是倾向于他自以为的上策的,包括黄台吉听了这三策,也是倾向于上策的。

  只是同时在场的达尔汉却说道:“大汗何不取中策?!上策委弃一众城池而不取,若我大军直进而未破居庸,后路岂不危险?

  “至于下策,实不得已而为之。以我大军今日局面之有利,尚未到如此之境地也!”

  与此同时,在场的扬古利也说道:“取中策可也!我大军顿兵大同坚城之下,战而未果,且损伤颇重,漠南各部士气低迷,三贝勒旗下也颇有怨言。不如纵兵大掠宣府等地,一者可以重振各部士气,二者可以激怒守军,诱之出城野战!”

  扬古利这最后一段话成功打动了黄台吉,让他本来已经坚定了选择上策的心再一次摇摆到了中策上。

  黄台吉最后的命令传出之后,一直跟着急行军的正黄旗主力,以及在大同城下吃了亏的正蓝旗和漠南蒙古各部一片欢呼万岁之声,士气随之大涨。

  十一月初六日一早,黄台吉留下镶红旗一个甲喇的人马,守在大同城外,另遣扬古利、达尔岱、图赖三人率领两个甲喇三千骑,往东奔居庸关而去,其余各部则分兵四处大掠大同以东和宣府各地。

  一时之间,大同以东和宣府各地遍地烽火,处处告急!

  大同镇东南的浑源、蔚州,先后被率军东来的莽古尔泰所部正蓝旗大军和脑温科尔沁奥巴汗的蒙古军所破。

  莽古尔泰和奥巴汗大军所过之地皆屠城,男子无老幼皆斩杀,仅有青年女子被留下性命,一部分被分给女真或者蒙古兵里的单身汉,一部分干脆充作营妓,其中悲惨,无法一一描述。

  曾经繁华一时的山间平原乐途,数日之内,一变而为人间地狱。

  莽古尔泰大军未至紫荆关,而来自浑源、蔚州、灵丘一带的难民,已然一批又一批地涌向了紫荆关、倒马关。

  紫荆关、倒马关守军立刻为之风声鹤唳、警讯频传!

  同样的凄惨情形,也发生在宣府镇所属的各地。

  就在崇祯皇帝的御驾抵达居庸关的第二天,来自保安州的难民,已然涌入了居庸关前那道大体呈南北走向的簸箕形关沟谷地之中。

  如同两条有力的臂膀从居庸关往北伸向左右两侧的石峡岭和八达岭长城之上,一时间烽烟四起!


  (https://www.qshuge.com/2366/2366639/378908559.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