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徐柯福再次降临
如此响亮的正面打脸,把解敏给气得一佛出窍二佛升天。不过作为混迹了朝堂几十年的老油子,他还是一眼就看穿了徐钦搅局的目的,因此强行将自己喉咙口上的那口老血给咽了下去。
“徐指挥使!你乃旁听,本官怎么问案还用不着你来教!若是你再胡乱干涉,那就只能请你回避了!”
“好啊!都察院如果审不下去了,尽管将案子转交给我们锦衣卫好了!”徐钦本来的目的之一就是胡搅蛮缠,才不管他的威胁呢,反正只要自己不太过,解敏是绝对不敢强行赶人的。
“指挥使说笑了,这等民间纠纷,怎敢劳动锦衣卫?我们继续审!”解敏额头上青筋狂跳,但好歹还是忍住了。
而徐钦这边虽略占上风,但也没有其他的办法。毕竟现在案子落在了都察院的手中,人家就有更高层次的主动权,真要是做过火了,闹到朱元璋的面前自己理亏肯定是不行的。
在之后的审理过程中双方便一直维持着这种状态,都察院掌握了案件的审理权,占据了战略上的主动。而徐钦这边虽然只能跟着都察院的节奏走,不过凭借略胜一筹的智商和对刑侦方面的专业优势,每一次过招都将都察院怼得鼻青脸肿。
审了两个时辰,解敏的脑血管都快炸了,并且巨大的战术劣势让他始终无法真的将李氏定罪,更别说是把吴全给一块儿框进去了。无奈之下,他不得不宣布暂时休庭,延后两日再审。
“你不用担心,都察院如果敢动她一根毫毛,我们就能让解敏吃不了兜着走,他们不会那么傻的。”
出了都察院,徐钦看吴全一脸惴惴的样子,哪能不明白他在担心什么。
其实从内心来说,徐钦反而最希望见到的就是都察院对李氏用点儿严刑逼供什么的,越是过分的手段越好。不过从刚刚的交锋来看,解敏虽然和之前的曹铭有些类似,但明显要更油滑一些,也更能忍。
刚刚徐钦只要抓住机会就对他冷嘲热讽,若是换了曹铭这种耿直人来,恐怕现在早就被气得中风住院了,而这个左都御史,居然还真忍住了。从这一点上来看,他作为一个封建官僚的基本素质明显强于曹铭,自然不可能在这种地方留下致命的把柄。
“职下明白,只是这事李氏本来何其无辜…”
吴全也不是蠢人,自然明白是因为锦衣卫,或者说是因为他自己的原因,这件案子才会被都察院盯上,并出现这种对李氏极为不利的局面。
“你不用太过介怀,此事的起因在于魏家,若是你没有参与进去,说不定李氏连应天府那一关都过不去。而且,现在既然已经将本官牵涉进来了,那她就绝不可能被人冤枉!”
“大人的恩德,职下纵粉身碎骨,亦不敢忘!”说着,吴全就准备跪下。
然而徐钦也是眼疾手快之人,伸手就拉住了他。
“男儿膝下有黄金!我锦衣卫的人尤其如此!别说你有恩于我,就算是其他任何一个锦衣卫的兄弟遇到这种事,本官都责无旁贷!就算是最后闹到圣上面前,本官也绝不会让自己的兄弟吃亏!”
这番话虽有作秀的嫌疑,但也算是他的真心话,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徐钦都不可能退缩。否则的话,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也就没法做下去了。
“大人高义!”旁边跟着的一群锦衣卫此时当然也要抓紧时机来拍马屁。
“你们不用拍本官的马屁!只要你们奉公守法,本官自然不会容许任何人在我们锦衣卫头上动土!”看着这些家伙一个个见缝插针的殷勤模样,徐钦半开玩笑半提醒到。
“那是当然!我们可是天子亲军,大明律都滚瓜烂熟…”
这群家伙,跟着徐钦的时间久了,其他的倒是没学到,这喊口号的本事倒是见长。对此徐钦也只能笑着骂他们几句,算是活跃活跃气氛了。
接下来这一天多的休庭时间,解敏当然是准备进一步搜寻证据,只要将李氏的罪名先落实了,吴全和锦衣卫自然都是黄泥巴掉裤裆。
不过对于锦衣卫而言,时间也是非常宝贵的。毕竟现在李氏确实有极为重大的嫌疑,如果继续拖下去,很多证据泯灭于时间之中,到时候这个杀人案总要有人出来背锅,那即使是把事情闹大,对徐钦和锦衣卫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趁着这个机会,徐钦准备亲自跑一趟方山镇,仔细查一查这件命案。
跟家里打了声招呼之后,徐钦带着一大票锦衣卫飞奔而去。锦衣卫人马分为两路,一路由徐钦带领,全部人马身着官服,从明面上着手,通过里正、乡贤等人展开正式的调查。而另一路人马则是一群经验丰富的便衣缇骑,通过暗中的查访寻找相关蛛丝马迹。
“禀,禀报大老爷,这魏家算是我们方山镇上最大的一户乡贤人家,共有大大小小六房。除了长房之外,就属这三房最为风光,魏定、魏显父子虽都是从商之人,不过买卖做得很大,家中颇有资财,单论这钱财在这方山镇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只是这魏家三房人丁不旺,魏显少爷并无兄弟姐妹,而且成婚五六年了,也不见有子嗣,诶…”
里正的话,让徐钦突然有一种感觉,涉及有钱人的问题,那极有可能是就是钱的问题!这说不定就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他抬头看了一眼贺昭,发现贺昭也微微皱眉,显然也是感觉到这里面的不寻常了。
随后徐钦又前往魏显夫妇的宅邸进行现场勘察。由于魏显夫妇上没有老人,下没有子女,因此在魏家报官之后,官府便将这个宅邸进行了暂时的查封,原来家里的十几个仆役都被限定在了几间偏房中,准备随时接受调查。
后来都察院接手此案,负责看守的人自然也换成了都察院的差役。这些人大多知道锦衣卫是对头,不过作为连品级都没有的低级公务员,他们可不敢跟解敏一样和徐钦唱对台戏,只是也迫于自家老板的压力,不敢做带路党罢了。
对于这些混口饭吃的人,徐钦也没有刻意为难他们,而是找了魏显家的管家,让他来带路,并且顺便介绍一下魏家的情况。
“大老爷,我家夫人绝不可能毒害少爷,还请大老爷明鉴呐!”
“案件还在审理之中,虽然本官不是主审,但如果你家夫人是清白的,本官保证没人能动她一根毫毛!而你说你家夫人是清白的,以何为凭?如果不是你家夫人,那又会是谁?”
反正都提到这个问题了,那徐钦也不介意直接问问这位重点知情人士的意见,说不定就能从中找到重要的线索。
“我家夫人是官宦之女,虽然家道中落,但也是知书识礼的,就连平日里对我们这些下人都极为和善。二人膝下虽无子嗣,却也并无任何口角,夫人又怎会突然对少爷动杀机呢?另外,魏家人说夫人不守妇道,可我们这些下人都知道,夫人嫁给少爷这么多年,从未单独出过这个宅子,怎么可能行那等事?”
“这些你们之前都跟官府说过么?”
“说过的,之前那些官差也说夫人很快就能放出来了。不过后来不知怎么又换了一批人,他们就什么都不问我们了,反而是不准我们随意走动。”
一个乡下土老财的管家,分不清应天府和都察院也是正常的。
虽然他表述得并不清楚,但徐钦还是能够理解这其中的逻辑的。应该是之前应天府觉得有锦衣卫帮李氏站台,再加上确实并不能直接证明李氏杀人,那么综合一些间接证明她无辜的证据证词,敷衍过去也不是不行。不过后来都察院接手之后,就完全颠倒了过来,完全忽视了对李氏有利的间接证据证词,反而是将不利的部分无限放大。
嗯,用二十一世纪的流行词来说,这就是标准的选择性执法。
“至于是谁想害我们少爷,这个草民还真不知道,我们家少爷是经商的,最看重的就是和气生财这一条,生意上没什么仇家,其他的就更没有了。就算是年初因为族里公田的事情,夫人都生气了,我家少爷也没说什么重话。对家里的仆人、店里的伙计都是和颜悦色的,您说会有谁会想去杀这么一个人?”这位老管家一边回想,一边说道,而且还随便举了个例子。
“族里公田?能详细说说么?”徐钦一听魏显夫妇曾和魏家人有过冲突,马上就警觉起来了。
“是,大老爷!是这样的,年初魏氏宗族祭祖的时候,族长说家里年轻人越来越多,里面还有几个好苗子,原来的公田不够了,要大家再凑一些。这原本无可厚非,可后来说起具体哪家出多少的时候,族长竟让我们三房一家出整整一半,夫人出面理论,却被长房的魏博少爷说了很多难听的话,当时就把夫人给气哭了。”
“后来呢?”
“后来少爷还是按族长的安排出了公田份子,毕竟对少爷来说也确实不多,二十亩而已,只是太欺负人了。”
“那长房和其他魏家人家里情况如何?”
“长房和二房还好,家里都有几百亩的田地,还有一些其他的产业,在方山镇也算是数得上的人家了。尤其是长房长孙现在在进了国子监,将来混个官身应该不难。只是单论这家财,肯定是不如我们两代经商的三房的。另外几房情况就要差得多了,大体就是守着几十百来亩的田产过日子而已。”
“哦,那再说说之前你们少爷生病的事情,那时候有什么特别奇怪的么?”
“特别奇怪的事情?好像没什么特别奇怪的,少爷身体一向不是特别好,特别是胸口常会绞疼,从小也不知看过多少大夫,不过大夫都说没法根治,只能慢慢调养。”
看样子应该是有先天性的心脏病之类的,那生病这件事就是正常的了,可如果是真的生病,那为何最后又是中毒而死的呢?
“你好好回想一下,当时你们少爷生病了,有没有发生什么稍微不寻常的事情?比如说你们夫人请了新的大夫,又或者说有什么其他人来过家里?”
“大夫倒是没换,刚开始的时候还是草民去的城里济世堂,请的柳老先生过来。后来也是一直按他开的方子抓的药,起初也有所好转,但是后来情况就越来越严重,柳老先生又过来看了一次,说是病入骨髓,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另外的事情就是,少爷病情加重的时候,魏家的人大多都来看过少爷,不过这些人的嘴脸,看着就来气,说不定少爷就是被他们给气死的…”
“马上派人去济世堂把这个柳老先生给看住了…最好先别动粗…”徐钦马上意识到这个医生多半有问题,不管怎么说,你手上的病人,哪怕就是本来要死了,却被人给毒死,作为主治医师没有发现一点儿异常,这本身就非常奇怪。
反正锦衣卫请人协助调查也不需要讲什么狗屁证据,徐钦一声令下,马上就有人去照办,一个医馆而已,随便出动一个百户就足以妥妥帖帖。
还有就是这些魏家人,现在徐钦觉得他们有非常重大的作案嫌疑。从结果上来说,魏显夫妇无子嗣,魏显一死,李氏又成了杀人凶手那这魏家三房的财产,自然是要归魏家所有人的。如果不被抓住,那这就是一条一石二鸟的绝妙好计!
“你去仔细查一查魏家各房近期的账目往来,越详细越好,注意别弄出人命就行。”想到这种可能性,徐钦又吩咐李千户去调查魏氏各房的经济情况。毕竟是杀人这么疯狂的事情,如果没有重大原因的刺激,正常人绝不会随便铤而走险。
安排完这两个重点侦破方向,徐钦自己则继续留在这里勘查现场细节。虽说案发时间已经有一段时间,绝大多数证据肯定都已经消失,不过哪怕就是熟悉一下这所宅院,在细节推理上也能有个基本的前提。
“这里是厨房,少爷病了的时候煎药就是在这里煎的…这边是少爷和夫人的卧房,少爷生病时也是住这里…”
“平时都是谁在负责煎药?”
“夫人的贴身丫鬟,鸳鸯。”
“叫过来。”
(本章完)
(https://www.qshuge.com/2359/2359856/406032659.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