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大唐战将王玄策小说 > 第二十五回:一战扫平吐谷浑 万邦来朝李世民

第二十五回:一战扫平吐谷浑 万邦来朝李世民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首。上回说到,这贞观皇帝李世民要以战止战,用今日之流血,换西域之五十年太平,一战而定乾坤!经过详细谋划,唐军兵分两路:一路在李靖统帅之下,有北线而出追击伏允可汗;一路有李道宗统领,自南线率先而出攻击天柱王!

  话说这北路军,在一代名将李靖严密追击之下,势如破竹!伏允可汗面对唐军之巨大压力,不得已烧尽野草,留下千里赤地,轻兵入碛。李靖听闻如此之不利状况,冷静思索之后,决定兵分两路继续追击。一部有自己亲率,另一部则有李大亮、薛万彻率部由北路切断伏允可汗通往祁连山的退路,并迂回至伏俟城,伺机而攻!

  伏允可汗悉闻自己的退路被又一次被李靖彻底截断之后,顿时如惊弓之鸟一般狼狈不堪。面对如此艰难之处境,他细细考量之后,感觉还是应该与天柱王合兵一处。虽说此时天柱王也是面对李道宗之强大压力,但是大唐军队劳师远征,面对南部高原地区严寒之气候,也坚守不了多少时日,故而胜利的曙光还是有的!

  随即率部南下,虽说面对这荒芜之地甚是艰难,但毕竟在这里土生土长,故而这伏允可汗南窜之师还算一路顺利,最终二人欣然会师。会师之后的伏允可汗,原想强力击败李道宗,但在慕容雷德的建议之下,为了保全实力以图后计,趁着大唐南北两路大军未曾合围之际,又一次顺利逃脱!

  当李道宗惊问此息,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此战陛下之用意正是斩草除根,故而不能就此功亏一篑。随即命令校曹,增派探子,多方打探这吐谷浑残部到底逃往何处!不一日有探子回报:根据车辙和马蹄的痕迹,应该是继续往南而逃!听完各路的汇报,李道宗随即又一次率领所部五万骑兵继续向南追去,为的就是穷追不舍,一网打尽!

  真是月黑雁飞高,伏允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在无人的苦寒之地,李道宗率部人吃冰,马啖雪,经过十余日的艰苦行军,终于在这乌海追上这吐谷浑残部。而此刻这伏允可汗和天柱王,已经在这里安营扎寨,休息了两日有余,看起来亦是精神抖擞。面对高原之上的极寒天气,以及赤地千里的不毛之地,他们万万没想到这李道宗竟然如此穷追不舍,大唐军队的战斗意志竟是如此之强!

  此时的唐军,虽然已经追上了这吐谷浑的最后一支军队,但是自己的五万兵士亦是人困马乏,为了减少伤亡,李道宗就有了安营扎寨,休息一日,再来最后决战之想法。可是,听之此意的王玄策,立马进言:“元帅不可,要明白,这是我大唐和吐谷浑的最后一战,从此之后再无吐谷浑!虽然此时我大军人困马乏,然,我们数倍与吐谷浑的军队。只要如此如此,我想士气定会瞬间高涨”随即小声在李道宗耳边嘀咕了几句。听完王玄策这一席由衷之言,李道宗顿时大喜过望!

  原来王玄策给他说到:兵书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既然已经追击到此,更应一鼓作气;虽将士人困马乏,但是将青海骢喂上粟米精力自然恢复;再有李道宗亲自激励士卒,必会士气高涨,一举而荡平吐谷浑!

  青海骢原产自波斯,自吐谷浑引进入西海之后,就育成良马。这李道宗自从夺了这吐谷浑西海养马之地后,就用以战养战之法,将唐军马匹悉数换成了这健硕无比的青海骢!

  却见这乌海草原的上空,伴随着凛冽的寒风,五万匹经过粟米滋润的青海骢,四蹄翻腾,长鬃飞扬。壮美的身姿宛若历尽艰辛穿洋过海的信鸽,宛如暴风雨中勃然奋飞的海燕,更如腾空而起响彻长空的苍龙!

  但见这李道宗,高高扬起马鞭,器宇轩昂的对列位将士说道:“大唐的勇士们,伏允这老小子,实乃奸邪小人,多次犯我大唐,扰我边境,杀我父兄,断我商路,害得众位兄弟更是南征北讨,历尽无限之艰难。为除此恶患,也为确保我大唐安宁,更为咱们的父母兄弟以后安居乐业,少流泪,不流血,只能够荡平吐谷浑,替天行道,换回百年太平。在这乌海之地,只要我们彻底歼灭这两万残兵,吐谷浑将从此彻底消失!经过这一路风餐露宿,我深知此刻大家已疲倦不堪。原本想让众兄弟休息一日,养精蓄锐之后再战!然面对此奸邪小人,吾深感其又将逃脱!成败在此一举,故而想问一问众位兄弟们:你们是想在此刻上阵杀敌,为我大唐再立新功,还是继续养虎为患,明日再战呢?

  听此一番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面对李道宗时时刻刻为众将士之考虑,不少老兵为之动容。虽深感疲倦,但是在高昂的战斗意志激励之下,士气顿时高涨!于是乎,众将士高举手中泛着寒光的战刀,齐声喊道“杀,杀,杀”顿时,这惊天之声,响彻云霄,直冲九天!

  面对如此恢弘气势,李道宗也是感激涕零。随即意气风发的勉励众将士:“既如此,我就等着喝众位兄弟的庆功酒!”随着一声雄壮有力的“出击”李道宗扬起战刀,一马当先,冲锋在前。这五万唐军见主帅如此,一个个也是尽心用命,犹如下山的猛虎一般,带着无尽的肃杀之气,冲向了吐谷浑的营寨!

  行军打仗,重要的就是士气,士气越打越高,士气越压越低。当士气高涨的时候,方可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这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也是韩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魄力;更是项羽破釜沉舟的勇气!这伏允可汗和天柱王亏就亏在没有多读读汉家的兵书,只能说这帮吐谷浑人,玩战法、玩韬略、玩激励人的心性,真的比不了这泱泱中华的博大精深。

  王玄策仅仅在李道宗耳边叽咕几句,这李道宗已经明白了其用意。就是要激励我大唐将士,奋勇杀敌!只有在此刻给他们说明白,点透彻,这就是最后一战,不成功我们就得继续打,成功了我们都可以休息了!明白的告诉他们此刻的吐谷浑也就两万残兵,而我们可是五万虎狼之师。虽说疲惫,但是两个半人杀他一个,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明白的告诉他们为了家人,为了儿女,为了国家更应该一马当先!

  正是因为李道宗抓住了人性之根本,这些大唐将士们,才犹如凶狠无比的草原狼一般,在头狼的带领之下,只想用尽自己最后一份力气,好好杀敌,好好建功立业!不仅为了自己幸福的生活,更是为了国家的和平与安宁!

  就这样经过小半天的激烈战斗,吐谷浑的两万残兵已经被大唐的五万虎狼之师杀的溃不成军!只见这乌海草原之上,狼烟四起,血流成河,一匹匹倒下的战马不住的哀鸣着;一个个残缺的尸体,不仅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激烈,更是道尽了无限的人生苍凉!

  慕容雷德和天柱王虽然有无畏的勇气,不怕死,不惧死,不停的挥舞战刀斩杀唐军士卒,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将军的实力终究影响不了战争的最终走向;于是二位誓死不降,力竭而亡!

  此刻的李道宗望着这一幕,对这两位已经对阵了很久的老对手,也是充满了敬意。在战争结束的时候,看着二位遍体鳞伤的尸体,特意传令:“厚葬之”。只有尊敬对手,只有正视对手,方可战胜对手。将军与将军,统帅与统帅,只要能够站在这个位置,必定存在着某些闪光之处。每一位军人的职责就是打仗,就是保家卫国,故而抛弃国家之层面,在李道宗眼中,他们二位亦是英雄!这不仅是义气,更是情怀,虽说打心眼里不想让他们死,但是他们又不得不死!而尉迟占飞、王玄策、周曾、李景恒、陈雷等诸位将领,都不曾理解李道宗此时的用意;不过很多年后,随着亲身体验,才感知这一切!

  经此一战,李道宗率部大破吐谷浑,斩杀一万五千余人。当他带着大唐兵士攻入吐谷浑帅帐的时候,只见这伏允可汗正端坐在自己的王座之上,他明白这就是他的宿命,该来的终归来了!两个人就这样四目相对;伏允可汗用霸气的眼神看着李道宗;李道宗也用他渴望的眼神回望这他,这个眼神明确的告诉他:到长安活下去!虽说这份眼神是他渴望的,但是他依旧用眼神拒绝了李道宗的请求。只是微微一笑,就拿起在御案上放着的配刀,挥刀自刎,鲜血刷的一下飞出一丈来高,不仅染红了御案,更染红了整个洁白的大帐,倒在了自己的王座之上!这一幕,王玄策等人看的真真!

  李道宗随即伸出手去阻拦,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这一切就这样黯然结束。看着已经倒下的一代雄主伏允可汗,亦是百感交集,此刻他的心情忧伤中带着惋惜。忧伤的是生命中突然少了一个对手;惋惜的则是一代雄主走了弯路!

  凭借他的才智,两国之间原本可以和平相处,和睦共融!可是他为了一己私欲,为了统领西域,不停地率兵骚扰各国,犯我大唐;陷百姓于水火,视生命如儿戏,这都是你造的孽!你的离去两国将会平静,西域更会安宁,用你的死换取西域宁静,百姓安居,也算是你的宿命!李道宗,英雄相惜,随又传令“厚葬之”!

  其实,在伏允可汗自刎的那一刻:他看着李道宗,亦是感慨万千。他想了很多很多,回味这执政的三十九年来,自己的江山社稷,在自己穷兵黩武的霸道式管理下壮大,更是在自己霸道式的治理中一步步走向深渊,至今日被自己亲手断送!在听闻李靖挂帅的那一刻,他依旧以为李靖会按照荡平东突厥的策略,直捣王庭,来一招猛虎掏心,擒贼擒王的突袭战;因此才不停逃窜,不仅想消弱唐军实力,更为断其粮道,让其补给不济。不曾想李靖竟然兵分两路,采用大迂回,大包抄,大举扫荡之战略,一路穷追猛打,来了一场硬碰硬的歼灭战!至今日还能说什么呢,成王败寇,与其苟延残喘的活着,还不如有气节的死去更加安生!他这一生亦是不怕死,不惧死!当这些日子,看着血流成河的战场,看着一个个战死沙场的吐谷浑勇士,在他眼前倒下的那一刻,他才明白了生的可贵,畏死方惜生!然,一切都已经结束了!此刻只能自刎而死,以谢天下,以回报这些死去的吐谷浑勇士!

  人需要的就是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会豁然开朗!目睹这一幕的王玄策李景恒等人,也是深深的被这种勇气所折服!被这种精神所感动!

  一切就这样结束了!

  李道宗和大唐的将士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了。当看着父王自刎而死之后,伏允可汗的儿子伏顺也随即投降于唐军。

  这就是兵败如山倒,当吐谷浑各残部,听闻伏允可汗被唐军打败并自刎而死,且其长子伏顺已经归顺唐朝的时候,顿时就没有了太多的斗志。

  这个时候,一代战神,大唐的标杆,名将李靖听闻南线告捷,随即命令部下吴仁攻占曼都山,在此一役彻底斩杀吐谷浑另一位著名人物名王。获得牛羊马匹不计其数。紧接着李靖又亲率主力在牛心堆、赤水源击败吐谷浑已故可汗伏允的心腹重臣慕容孝隽,缴获杂畜数万。随后,李靖又和自己所部众位将领合兵一处,在赤海大破吐谷浑天柱三部落,收杂畜二十余万;最后,又命李大亮追击吐谷浑零星余党,到达且末西境大破之,又俘获吐谷浑杂畜五万。至此,吐谷浑各部悉数平定!

  就这样,战争彻底结束了,立国三百余年的吐谷浑在此刻已经不复存在,他的辉煌历史,彻底画上了一个句号!

  消息传至长安,身在大兴宫的李世民,欣喜若狂;更欣慰的则是听从魏征之策,一举而乾坤定,至此西域再无大的战事。一切就此安定!特传旨李靖班师回朝,李道宗继续镇守凉州,诸位将领建功劳簿,论功行赏!

  经过这一场战争,吐谷浑基本已经没有了兴起的实力,鉴于人心所向,李世民依旧册封伏顺为可汗、西平郡王,吐谷浑成为唐朝属国。两千石官吏任免均有大唐朝廷做决定。被阻断多年的丝绸之路的大门,就这样又一次,向西方诸国张开了他雄厚的臂膀!面对如此之伟业,李世民甚是欣慰,丝绸之路又一次的繁华了起来,大唐盛世,万邦来朝,就此开启。

  而为国征战的大唐将士,按照功劳簿,也一个个领得奖赏,回家耕田种地,其乐融融。夕阳西下,又是一个霞光漫天,五光十色的傍晚,朵朵云彩在夕阳的伴随下,显得精彩纷呈。此时的李世民,站在大兴宫太极殿上,遥望远方依旧是这样井然有序。每当国家有大事的时候,五彩霞光总是如约而至,不禁想起了故人,想起了曾经的往昔……

  随着战争的结束,李道宗也轻松了起来,心情瞬间舒缓了很多。闲来无事,才想起王玄策所用之火雷枪法,还未曾问起来历,就准备约其一叙!

  再回过头来,看看王玄策,此时的他正在思考这一路走来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对自己的启发。至凉州,仅一队正尔,多亏李道宗慧眼识珠,升了偏将。和李道宗的一番生死论,再加上这些日子的经历,也终让他体验生之可贵。偷袭存粮地,深感为将之痛快;雪地追击两千里,深感当兵之艰辛,用兵之传奇。纵观皇帝之谋略,更是明了其一劳永逸,永除后患之决心!李靖、李道宗、段志玄、侯君集在这场战争中都闪闪发光,个个用兵如神,通过他们的榜样之力量,也让王玄策明了了,只要目标确定,就一定能够胜利,这就是士气与信心的作用。回望自己,好像欠缺了很多,他们不仅是自己的榜样,更是自己人生路上的指明灯。

  虽然王玄策对战争的结束也感到了开心与欢愉,但是,总感觉有这么一双眼睛在暗地里望着自己……


  (https://www.qshuge.com/2352/2352350/399958822.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