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一十二章 珍品众多的主墓室
第一千两百一十二章珍品众多的主墓室
……
不过对于‘自来石’这件汇集古代工匠智慧的伟大发明,刘东没有丝毫停下来欣赏一番的意思。
直接用舍利元光把整个雕刻着团龙图案的汉白玉石门,连带顶门的‘自来石’收进芥子空间后,后室中的情形也清晰的出现在了刘东眼前。
“我说作为整个北元时期在位时间最长,也勉强算是最有作为的一代皇帝,这墓葬里不该一点好东西都没有,原来都放在这后室了!”刘东脸上露出了兴奋之色。
在刘东看来,后室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占据后室一多半的,用来存放墓主棺椁的棺床。另一部分自然就是除去棺床之外的空间了。
在完全用青石垒砌而且打磨平整的棺床上放置有三口红漆木制,但却并未完全腐朽的木棺。而三口棺椁周围的棺床空间上,则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精美瓷器,以及宫廷中常用的漆木器,以及金银器、玉石首饰等陪葬品。
而见惯珍宝,手中高级文物众多的刘东之所以会兴奋,也是发现这些摆放在后室中的瓷器才是真正的精品。
其中有他非常熟悉的‘至正型’‘至大型’元青花,元代卵白釉,釉里红元代御窑,抢金五彩器,单色玻璃釉御窑珍瓷,以及少量的宋代五大名窑器,几乎历史上记载的所有元代御窑器种类,都能够在这里见到它们的身影。虽然除了元青花有三十多件之外,其他种类的最多不过一二十件。
但全世界加起来也不过一二十件。甚至更少的元代顶级御窑珍瓷。能够在这里见到这么多。已经是弥足珍贵了。
就像宝蓝釉戗金五彩,元代高温单色玻璃釉宝石红,因为原料难得的原因,在当时便数量稀少,到如今几乎除了在故宫,以及有数的几个世界级博物馆还有收藏外,全世界都不到十件。
当然,之所以元代的御窑除了元青花之外。如此难得的原因,也是因为元代皇帝和大臣们的墓葬实在埋得太深,也太隐秘了!
在古玩市场上超过80%的古玩都来自墓葬出土的情况下,元代少有高级和顶级贵族墓葬发现的情况下,再加上元代存在时间不过百年,元代御窑如此难得也就可以理解了。
元昭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的墓葬,也许是刘东发现的唯一一座元代帝王墓。
不过对于这个荣誉,刘东丝毫不在意。而且他也不是考古学家,他在意的只是文物的珍惜和价值。至于隐藏在其中的历史信息,还是留给历史学家去头疼吧。
刘东简单的数了一下。加上宋金两个时代的五大名窑器,以及元代御用瓷器共计有168件!
不算多。但绝对件件过千万,绝对的一级文物,甚至国宝!
不过,这些瓷器虽然珍贵,但在这里最珍贵的陪葬品却并不是它们。而是被摆放在棺床前面供桌上的东西。
这是一张长3米多,宽1米左右,高90厘米,通体鎏金,边沿和四条桌腿上嵌红蓝宝石,四个桌角处半圆雕狰狞狼头,中间浮雕龙形的宽大供桌。
而供桌上摆放的除了直线并排的九盏金杯做成的‘酥油灯’之外,还供奉着一座华丽的鎏金马鞍,一把浮雕狼图腾的金弓,以及三座高度不同的黄金牌位。
中间的牌位上,用刀削斧凿,颇有几分瘦金体之风的汉蒙两种文字阴刻着“大元皇帝昭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之灵位!”剩下两个稍矮一些的自然是元昭宗的皇后和宾妃!
另外,在黄金弓和马鞍上都刻着元昭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的名字,很显然这是他生前用过,或者比较珍爱的东西。
弓和马鞍在刘东看来它们要比这里绝大多数御窑瓷器珍贵,因为它们具有唯一性。而且还是帝王用器。
另外,除了供桌和供桌上的东西,在棺床之外的空地上还摆放着十几个已经腐朽的漆木箱子,在有幸保存下来的箱子里,刘东发现了元代常见的帝后服装。
包括皇帝的11种夏服和15种冬服,以及元代皇族宾妃穿戴的‘罟罟冠’,也就是帽子呈长条形的那种服饰,共计17种。
当然无论是皇帝的夏服还是冬服,或者是后妃服饰,都没有完全保存下来。即便是刘东使用了舍利元光,也仍然无法挽回那些因为保存不严,而早就腐朽的丝织物。
等刘东把棺椁之外的所有陪葬品,包括后室墙壁上的密宗佛教壁画都收罗起来后,终于把目光对准了棺床上的三口红漆棺椁。
而他第一个准备下手的,就是中间的元昭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的棺椁。
棺椁的椁板一般都是厚实的珍贵木料,所以非常沉重。为了保证不破坏棺椁内部的珍贵陪葬品,以及棺椁上描绘的珍贵彩画,一般在正规考古的时候,像开馆这种事,通常都是**个人,甚至还要借助机械来完成的。
不过,刘东的舍利元光和芥子空间,比任何机械都管用。
在他挥手间,应该被棺材钉钉的死死的棺盖便消失了。而第一个出现在刘东面前的馆内陪葬品,就是一件完整无缺,而且珍贵无比的白狼皮!
蒙古人通常会把自己视为鹰和狼的子孙,对于这两种动物也格外的崇拜。而且,白马、白狼、白鹿这些动物自古以来,无论是中国,还是蒙古都被视为祥瑞,是神灵的恩赐。所以在元朝皇帝的棺椁中出现白狼皮,并不出乎刘东的意料之外。
为了避免接触空气后氧化作用,连忙用舍利元光把白狼皮修复一番,收进芥子空间后,刘东看向了下面的东西。
不过,下面可不是元昭宗的遗骨,而是因为密封的比较严,仍然色泽鲜艳的龙纹锦被,从图案的精美程度而论,这很显然出自江南松江地区的御用丝织贡品!
再用舍利元光修复一番,重新恢复了这些珍贵丝织物的韧性后,刘东一共揭了足足三十三层后,才出现了不同的东西。
而这些东西中,有和田玉雕琢的密宗佛教造像,也有红蓝宝石、钻石打造的各种首饰,外加金炉、金盘、金盏、金杯、金勺、金筷等各种造型不同的黄金制品。
虽然它们个头都不怎么大,但刘东却从中数出了各种宝石、玉质、金质佛教造像168座,各种不同材质的黄金用器367件,首饰422件!
等刘东把这些拿干净,然后又揭开了九层完全用黄金编织图案精美的黄金被后,元昭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的尸骨终于出现在刘东的面前。
不过,尽管这么说,但在刘东面前出现的却并不是尸骨。而是有些干瘪的,身穿蒙古皇帝服饰,而且脸部带着黄金面具,手上带着金丝手套,只能从服饰之间缝隙处看到隐隐白骨的尸身。
元昭宗的帝服用了元代大名鼎鼎,而且极有特色的‘纳石失’技术。
这是一种在汉族织金基础上,结合古代波斯加金技术,综合了两者优点的新式织金技术。更形象的可以解释为,一种用金线显示花纹从而形成具有金碧辉煌效果的织锦。
也正因为集合了彼此的优点,也让元代丝织的丝织品中以织金最有名,称之为“纳金石“,也叫“织金锦“。
在元昭宗的尸身上,无论是服饰,还是腰间的束带,以及手套和靴子都是这种‘纳石失’技术的产物。
唯有头顶的笠子帽和脸上覆盖的黄金面具是真的实体黄金。
虽然图坦卡蒙黄金面具精美和珍惜世界闻名,但全世界也并不是只有埃及人死后才在脸部覆盖黄金面具。
就刘东所知道的,辽代贵族都喜欢在死者脸部附以黄金面具,没想到蒙古皇族也有这种传统。
而且相比国内现在已经出土的几张辽代黄金面具,元昭宗的这具黄金面具在大小上区别不大,不过相比之下要更精美一些。比如说眼睛部位镶嵌着两块鲜艳的顶级蓝宝石!
而面具两侧腮部,则阴刻着释迦穆尼佛手掐佛印的坐像。两个耳朵部位分别圆雕着两个狼头,狼头向外延伸,正好护住了两只耳朵。
一般来说,棺椁内有重要的陪葬品,都是放在尸身的左肩和右脚两个部位。所以,在审视完尸身的服饰和黄金面具后,刘东自然也向这两个地方搜寻。
很快他便在尸体的左肩部位发现了一个长条形的黑木盒子。
可能是在棺椁内密封比较严的关系,再加上材质非常不错,这件木盒子仍然可以见到光滑闪亮的黑漆,而且上面还浮雕着蒙古战士征战沙场的嵌金图案。
刘东在图案上端详了一下后,便打开了盒子。
不过等他看清盒子中的东西,以及上面铭刻的文字后,嘴巴立即张成‘o’型!
“我的老天爷啊,这不会是传说中那把‘苏鲁锭’吧?”
ps: 感谢书友‘墨盒s湮火’(两张)‘失落的残枫’(两张)‘梦幻境界d’的月票支持,以及书友‘宝宝熊猫’‘一生有你往事随风’的月票支持,非常感谢!
(https://www.qshuge.com/2329/2329801/292603093.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