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这才是复合材料的好处
“通过我们西南科工的早期试验表明,战机的雷达反射源头除了机体本身会反射雷达波,发动机同样也会大量的反射雷达信号,特别是高速度运转中的风扇叶片,它所反射的雷达源则更加的多,甚至可以把它看做一个信号放大器。基于这些原因,我们西南科工采用了DSI进气道,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减轻进气道重量,我们还看中它对发动机的有效遮挡。”
听了这里,倒是对西南科工为什么苦心孤诣地要在这次方案中用上DSI进气道更加理解了,以西南科工现在这尿性来看,作为早早就瞄准了低可探测性指标的方案,似乎采用DSI进气道也就是理所因当的。
明白了这DSI进气道的重要性,这下就更加好说了:“听了你的介绍之后,我们发现这个DSI进气道肯定是好东西,现在就算是你们西南科工方案最后落选,我们也得要继续支持对这一技术的继续研发。但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听你们说采用的哪些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战机的雷达反射,我们最想要知道的是西南科工方案最终可以将战机的雷达反射数据降到什么级别?”
不愧是军队主导的项目,评审组来自海空军的装备需求调研单位、军中老大,说话做事也不管你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只要最终的结果,这到是让杨辉感觉很不错,你要最后的数据那我就给你最后的数据,大家都直来直去才是最好不过。
仔细想了想上上一位面的F-18E/F的雷达在各种性能不同的雷达前面,以各种角度面向雷达时表现出来的不同数值,杨辉也是颇有信心,要真的说F-18E/F这款战机,那绝对是所有三代机低可探测性指标中顶尖的存在,即便是欧洲联合战斗机来比,在低可探测性上依旧还不能说全面超越,这原因就在于F-18E/F不仅最开始的设计就误打误撞的把气动设计的比较有利于隐身。
而后来的美帝在重新设计出F-18E/F的时候,那已经在隐身技术上研究多年,将一些五代机的技术用到了F-18E/F上面,自然在机体的隐身技术上就能问鼎三代机的巅峰,而这次西南科工把方案参考原型在定在F-18E/F这款飞机上,多少还是有考虑到这款飞机优秀的低可探测性表现。
既然F-18E/F能够做到问鼎三代机低可探测性巅峰,西南科工为什么做不到?甚至同样的气动设计还会因为西南科工方案采用了更加利于隐身的DSI进气道技术,在隐身性能上说不定还能比美帝用加莱特进气道做的更好。
“要直接评估方案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值,我们现在肯定是没办法做到的,这些数据必须要制造出了全尺寸原型机,以及有了更加优秀的RCS值计算方法之后,我们才能真正的给出具体的数据,但我们现在也可以大致用F-18的RCS值来估算一下,毕竟我们西南科工方案在气动上和F-18比较相似。”
杨辉也不敢给出具体的结论,但猜想要达到F-18这一级别应该还是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后来者优势所带来的增幅还是要肯定的,毕竟咱因地制宜的给出了很多不同于美国原版的设计,比如........
等等,刚才还颇为志得意满的杨辉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一出现就让杨辉整个人的心里都紧了起来,要说西南科工方案和美国原版方案的不同之处肯定会有,而且杨辉相信以后的设计定型之后的方案会有更大的区别。
不过就现在看来,已经确认的大改动有进气道的改动,还有制造飞机的材料的更换,按照西南科工给出的因地制宜方案,F-18的树脂基复合材料被换成了铝锂合金材料,在力学性能上这两种材料现在好像也分不出高下,但要是说到两种材料对雷达波的不同反射性能.....
这两种材料的反射雷达波那可就是天差地别,要说这两种材料的不同之处,就很有必要先分析一下雷达的作用原理,只有分析明白了雷达的作用原理,就能知道让杨辉心惊肉跳的原因。
首先,我们知道雷达能探测到目标是靠发射电磁波后接收到的反射、散射回波来定位,而纯电磁波的散射和反射的机理是什么呢,是一个皮球打在墙上弹回来吗?
答案:显然不是。
原因是电磁波遇到导电物体之后会产生二次辐射,就是说电磁波照射在目标上,会在目标表面激励起表面电流,这些表面电流作为二次辐射源,产生电磁波再传播出去,从而产生了反射或散射,这些反射回去的电磁波被雷达的发射源接收到,这样就能够探测到前方是否有敌机的存在,实际上雷达接收到的回波并不是它自己发射出去的。
利用雷达的这种工作原理,甚至美帝给F-22的机载雷达开发出了被动探测能力,这种被动探测能力说来也简单,既然雷达探测目标是通过接收二次电磁波完成定位,如果是敌人雷达主动发射出来的电磁波,还能不能被自己的雷达接收呢?
答案当然是:能,只要雷达接收器的波段对口就没有问题,以F-22强大的隐身能力可以在对方的战机的雷达区域内实现隐身,敌方发射雷达无法探测到F-22,但是F-22却可以接收到敌方发射的雷达波,从而做到不用F-22自己发射雷达波也能实现对敌机的探测。
好了,不多说F-22的那所谓的被动雷达探测能力,回归雷达作用方式这个本来的问题。都知道了飞机大部分是金属做的,而金属则是良好的导体,其产生的表面电流当然很大,因此二次辐射的反射就大,会被雷达轻易探测到。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雷达的工作是要靠敌机的金属表面产生二次辐射后进行探测,那若是敌机在制造的时候用的不是金属材料(导电材料)又怎么办呢?需知,那最早的飞机都是用木头做的“玩具”。
制造飞机的材料不是金属(导电)材料就不会产生二次辐射,没有电磁辐射,就连回波都没有产生,你如何探测到敌方的位置。
这种利用雷达作用机理来做到隐身是绝对可行,而且这种隐身战机还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二战中最为著名的一款英国轰炸机:蚊子式轰炸机,那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存在。
蚊子式轰炸机采用木头制造而成,一反当时飞机的主流制造技术,带来的效果就是德国人的雷达发射出的电磁波作用在蚊子轰炸机上面的时候无法产生二次辐射,雷达波直接穿过木头材料而去,完全就探测不到蚊子轰炸机。这才是蚊子轰炸机能够肆无忌惮的飞入德国领空进行轰炸的原因。
所以说,蚊子轰炸机才是算隐身轰炸机的先驱,只不过因为时代太久远被人有些遗忘了而已。
既然木头是非导电体(绝缘体)不会产生雷达回波,那么其他的绝缘体是不是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呢?就比如生活中最常见的塑料,它也是绝缘体,而塑料最主要的成分就是树脂,真正让塑料具备绝缘效果的也就是这个东西。
而树脂的作用就太大了,比如制造F-18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就是这种东西,为此F-18还得到了塑料虫子的外号,虽然这名声不怎么好听,但这东西给F-18带来的低可探测性优势却是实打实的。(未完待续。)
(https://www.qshuge.com/2326/2326060/281605965.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