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伪钞帝国最新章节 > 第0231章 繁荣的大上海舍不得打

第0231章 繁荣的大上海舍不得打


  上海,经过李卫国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如今人口已经突破五百万,成为十九世纪中叶的世界第一座超级大都市。

  十几年前,上海还是一座人口不过三万,方圆五公里的小县城。一场太平天国战争,造就了这座小县城的人口突破五百万大关的奇迹,成为全球唯一一座人口超过五百万的大都市。

  当然,如果只是那座方圆五公里的小县城是绝对装不下五百万人口的。如今上海县已经升级为上海府,是江南巡抚、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的综合治所所在地,也是南方十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

  正因为这种特殊性,使得上海连续经历了三次大扩建,原来的上海县城方圆不过五公里,如今方圆已达五十公里,将原来的英法美三国租界纳入,更是横跨黄浦江,浦东、川沙也成了市区。

  而除了内城,外城已经看不到任何平房建筑了,全部被高楼大厦取代,以缓解巨大的人口压力。

  从军事角度看,五百万的人口大都市不可取,因为一旦爆发战争,人口密度太大,容易造成更大的平民伤亡,尤其是热兵器的高速发展,杀伤力比冷兵器大得多。

  对于上海而言,地处华东平原区,两面环海一面临长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变成人口密集区,等于增加了巨大的军事负担。

  但凡是有利有弊,一开始李卫国对于建设大上海还心存疑虑,不过很快他想开了,如今又不是旧中国,大上海也不可能再重演被日军毁灭的覆辙了,李卫国自己应该有信心保护住上海,若连个上海都保不住,那就别谈王途霸业了。

  李卫国没有了心结,便放手让傅学贤等人修建大上海。

  当然,派出军事上的不利因素。李卫国却收到了政治和经济上的巨大回报。

  政治上,大上海计划实施后,接纳了江南的大量难民,使得老百姓安居乐业。免受战火摧残。数百万老百姓从全国各地迁入上海,就是因为他们听说李卫国仁义,治下安定,生活富足,所以都是冲着李卫国的名声才来的上海。李卫国如果不扩建大上海,那么就无法安置数百万难民,那么李卫国的仁义名声就毁了。因此,大上海计划最终取得成功,数百万难民得到妥善安置,造就了大上海的五百万人口世界纪录,同时也造就了李卫国的仁义名声,百姓拥戴,声望如日中天。

  经济上,大上海计划实施后。一开始每年平均五六十万的老百姓涌入上海,衣食住行全面告急,面对这种情况,负责实施大上海计划的傅学贤差点吓死,因为光赈济难民的花费就是数百万元计。

  好在李卫国的金库内资金充足,每年光印制违钞就能从海外获得数千万人民币的巨额利润,亚投行垄断全国金融,江湾工业区的蓬勃发展,每年的利润也是非常可观,使得安置难民的资金充裕。不至于造成难民哗变。

  以工代赈,这是李卫国在崇明当县令时就制定的民生策略,既可以集中劳动力进行各项建设,又可以解决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安定社会治安,提高民望,一举多得。数百万难民为大上海工程建设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而江湾工业区的六次大扩建后,产能巨大,钢铁、水泥、纺织品等大宗工业品产能过剩。海外市场竞争激烈,正好可以扩大内需,拉动上海经济增长。

  于是便有了三次城市大规模扩建,修建新的外城城墙,市区内修建宽阔的大马路、防洪排水地下通道,供数百万难民居住的数万栋楼房,城市地铁等各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即消耗了工业区过剩的产能,又完成了城市大扩建,成功安置了数百万人口。

  可以说,前期的投入是巨额的,十几年间累计花费1.2亿人民币,但最近几年投入越来越少,反过来数百万上海市民开始反哺上海市财政,令上海市的财政赤字消失了,而且每年光征税就高达两千万人民币,不出五年时间,当年李卫国投资的巨额资金将全部收回。

  这就是巨大的人口带来的优势,因为五百万人口居住的城市,衣食住行都需要消费,生活用的油盐米面家具用度等都需要购买,这促进了城市商业发展,政府可以征收大量的商业所得税,而自来水、煤气、煤气灯、地铁等基础设施投入使用,老百姓都离不开,还得向政府交钱。

  别看自来水一毛钱一吨,煤气三毛钱一立方米,地铁票只需要五分钱硬币,这些都是小钱,但如果乘以五百万人口,那就是一大笔资金了,再乘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便是巨额资金了。

  而这些,就是人口巨大的优势,可以反哺城市建设投入,这样不断循环下去,城市的发展就变成了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终变成了上海经济的腾飞。

  如今,上海的地标建筑已经不是亚投行总部大楼了,八层的银行大楼已经不稀奇了,在最繁华的商业地段,已经有了三十层高楼,成为上海的新地标,相比较而言,同时期的美国纽约,其最繁华的第五大街最高楼不过只有十八层洛克菲勒中心而已,跟上海一比,简直弱爆了。

  站在佘山最高处,李卫国眺望着脚下的大上海,心中感慨万千。

  这是他一手创造出来的大上海,那种感觉比玩模拟城市来得更过瘾,更自豪,更有成就感。

  然而,上海越是繁荣,李卫国就越是担心,一旦爆发战争,怕被敌人破坏了。

  越有钱的人越抠门,越有成就的事业就越怕失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亘古不变。

  “王爷,刚刚接到消息,英法两国议会已经通过了宣战书。”

  神盾局情报处副处长程坤前来向李卫国报告,如今神盾局海外情报李卫国已经交给程坤了,至于国内的情报工作,则依然归李靖打理。

  表面上看只是分工不同,实际上李卫国已经开始着手分开中华神盾局的权利部门了。一个对内,一个对外,是一种权衡之术。

  “消息来的好快啊!这才几天时间?英法两国议会就做出了决定!这不像他们的作风啊!”

  说话的是李鸿藻,他从两广总督调任两江总督。回到上海了。

  这是李卫国的安排,因为战争马上就要爆发了,上海和两江需要一个有能力的总督主持政务,而李鸿藻无疑是最符合条件的。

  对此,李鸿藻也是非常高兴。因为在李卫国的圈子里,两江总督就是最大、地位最高的总督,就好比总督直隶是大清国地位最高的总督一样。

  “李大人有所不知,英国人已经将电报线铺设到了新加坡,所以消息才会传递的这么快!”程坤立刻解释道。

  李鸿藻恍然大悟,并不惊讶,因为在他打理两广的这一年半时间里,修铁路、铺设电报线都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对电报的通讯速度还是非常清楚的。

  “电讯时代降临了!”

  李卫国笑了笑,说道:“上一次英法两国对我们选择足足墨迹了一年时间。如今有了电报通讯手段,仅仅三天时间他们就做出了反应,看起来这一次,英法两国是有备而来啊!”

  “有备而来,我看是准备来挨揍还差不多!”

  张小六撇撇嘴说道,一脸的不屑,如果说十年前的张小六还害怕洋人,那么现在的张小六已经把洋人当成出气筒,想怎么虐就怎么虐了。

  张小六身为南洋军第一方面军司令,自然信心十足。同样。自从淞沪会战上爆虐英法联军之后,整个南洋军的官兵们也都不怕洋人了,甚至老百姓也把腰杆挺直了,不再对洋人点头哈腰了。

  这是心境的变化。代表着强大的实力和自信心。

  不过李卫国却要说说张小六了,骄傲是可以的,但不可以自大,轻视敌人。

  他说道:“我们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但在战术上却要重视敌人,否则就是骄兵必败了。”

  “是!”张小六顿时应道。这些年他多数时间都在学习当中,去年刚拿到了旦复大学的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这对于张小六一个李府的奴才出身的小人物而言,可谓是大造化了,他整个人的气质也发生了大变化,从平凡人正式进入精英行列。

  对于张小六的虚心态度,李卫国还是非常满意的。

  “你觉得这一次英法联军会从什么地方来攻?”

  张小六想了想,回答道:“在战争爆发初期,东南沿海各省均有可能,随着战争进程发展,将会以进攻上海为主。”

  “哦,何以见得?”李卫国微笑着问。

  一旁的李鸿藻、傅学贤和程坤也都竖起了耳朵,想要看看这位吴王身边最亲信的人有多少才学,毕竟张小六一个李府奴才出身,如今坐到了第一方面军司令的位置,掌管着李卫国手下最精锐的四个军八镇二十万大军,可谓是军方巨头了,并不是所有人都服他。

  张小六说道:“按照王上的全局计划,奕欣代表的朝廷大军、李鸿章的燕军,以及英法联军,这三方势力都是我们的敌人,但奕欣是想让李鸿章和英法联军先跟我们死磕,他好坐收渔翁之利,那么朝廷的满蒙八旗军就不会先出手。李鸿章肯定知道奕欣的算盘,但他不出兵不行,为了不让奕欣捡便宜,李鸿章会铤而走险,打算速战速决,在奕欣没有反应过来前,利用吴志强的第四军为内应,妄图一战而下上海。同样,英法两国也不会傻得被奕欣当枪使,所以英法联军不会在一开始就对我们发起决战,他们最大的可能就是牵制我军兵力,坐看中国内战,到关键时刻,英法联军才会出手,以亡我中华为目的。”

  顿了顿,张小六总结道:“所以,我认为英法联军开始的时候会袭扰东南沿海各省,发挥他们舰队的优势。一旦这边王爷跟奕欣和李鸿章决战过后,不论谁胜谁负,英法联军都会席卷而来,以占领上海,报昔日之仇。”

  李卫国笑了笑,却问向其他人:“诸位以为如何?”

  李鸿藻佩服道:“张司令分析的十分有道理,佩服佩服!”

  “臣等附议!”傅学贤和程坤也纷纷附和点头,都一脸惊讶,没想到这个李府的奴才经过这些年的学习后,已经大翻身了。

  “不错!不错!”李卫国点点头,垮了张小六一番,也是很高兴。

  傅学贤突然皱眉,说道:“万一在上海开战,对上海的经济影响甚大!”

  李鸿藻也说道:“上一次川沙和浦东地区是一片荒草地,跟英法联军在那里决战倒是不影响什么经济。可如今川沙和浦东也有大部分地区规划进了上海城区之内,再在这里开战,破坏甚大,经济损失甚大。”

  张小六不在乎道:“上海的三道城墙都修建的十分高大坚固,英法联军的火炮依然都是直射火炮,根本打不进市区之内。至于工业区,浦东并没有,都在黄浦江南岸,应该损失不大。”

  当年李卫国开始建设大上海时,因为当时的实力弱小,是以防御反击为出发点的,就是把上海的城墙修建的高大坚固,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灌,作为抵御外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同时,城市内不再允许修建木质房屋,新建的房屋必须是钢筋混凝土建筑,这也是当时李卫国的信心不足,以为一旦城墙守不住时,军队退入市区内,依托钢筋混凝土的房屋进行城市巷战,把上海打造成东方的斯大林格勒。

  当时的计划是保守的,没有想到轻松取得了淞沪会战的胜利。如今若再来一次,李卫国可真不舍得了,毕竟就算能取得斯大林格勒那样的保卫战胜利,一座繁华的大都市也毁了。对于李卫国而言,他会很心疼的。

  李卫国于是道:“这一次,不会再让英法联军轻易登陆了,战场摆在海岸线附近,确保城市不受影响。”

  李鸿藻担忧道:“可是,在海岸线附近交战,英法两国的海军太过强大,我们的军队是不是太吃亏了?”

  这是硬伤,没有制海权,在海岸线附近交战必然吃亏的。

  不过,李卫国不惧,他有信心,因为东海舰队有大杀器。

  “无妨,这一次东海舰队会参战,配合岸防部队、浅海和海岸线雷场,英法联军就算登陆成功,也得付出惨痛的代价。”

  按照李卫国的计划,英法联军为了登陆将消耗掉大量的兵力,剩下的兵力登陆后,也将遭到南洋军优势兵力合围,迅速结束战争,将战争的破坏性和影响降至最低线。

  越是经济繁荣,越是打不起战争,因为损失太大了,心疼啊!

  所以李卫国的战略方针就是尽可能的快速结束战争。

  正在这时,吴王府亲兵紧急求见。

  “报启禀王爷,朝廷送亲队抵达了,王妃请王爷速回!”

  李卫国顿时苦笑,这一天还是到了,又是一个头疼的问题。(未完待续。)


  (https://www.qshuge.com/2324/2324521/96436703.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