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抗日之我为战神免费阅读小说 > 第三百七十四章 大本营的算计

第三百七十四章 大本营的算计


  还在以马来亚半岛作战时期的老眼光,看待澳大利亚的日本军队,在对敌军的作战能力判断上出现了相当大的失误。殊不知新加坡战役时期参战的澳军,只是一个三流杂牌部队拼凑出来的。当时澳军的真正精锐,都在北非战场厮杀呢。

  对敌军作战能力的判断,引起的后果就是日军自身在兵力部署上,也出现了相当大的失误。他们投入的兵力不仅只有两个师团,而且参战的这两个师团,都是不满编的师团。两个师团,没有一个是全建制抵达澳大利亚的。

  按照日军新式三单位编制以及与抗联作战的习惯,这两个师团出动的时候,合计应该有六个步兵联队,十六到十八个步兵大队。两个炮兵联队中的主力,以及搜索、辎重、工兵联队也应该是双份的。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要视战况再加上配属的加强炮兵、工兵等部队组成。但在澳大利亚之战中,日军抽调的这两个步兵师团,全部的步兵大队相加却是只有十四个,相当于缺少一个半联队还多。

  而每个步兵大队四个步兵中队,普遍只来了三个中队。甚至有两个步兵大队,只来了两个中队。虽说每个步兵大队配属了一个机关枪中队,或是独立迫击炮中队一类的加强兵力。但是每个师团的总体兵力,直线下降到一万两千人。

  即便加上两个独立混编联队,但攻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下降。这两个独立混编联队,不过是以一个满编步兵大队为基干,加强了其他大队的两个步兵中队,以及一个机关枪中队,在配属了炮兵、工兵组成的简编联队而已。

  而加强的炮兵,不过两到四门山炮。其实际的作战力量,尽管炮兵火力得到了增加,但是作战步兵的数量,与中国关内战场上的日军联队相比普遍只到一半左右,与关东军普遍超编的情况更是无法相比。

  不仅步兵数量没有到齐,只到了一多半。就连两个师团的炮兵联队,也只来了一个炮兵大队外加四个独立炮兵中队。师团整体炮兵支援火力与当初在中国战场相比,几乎是下降了三分之二。

  两个工兵联队都没有来,只来了三个独立工兵中队,最多在加上一个由朝鲜人组成的野战独立工兵大队。两个辎重联队,加一起只来了四个辎重中队。这两个师团按照抗战前期,以及关东军现在的标准来看,每个只相当于一个加强版的独立混成旅团、

  也就是说这两个简编版的步兵师团,七算八算实际兵力加在一起只有两万余人。与抗联在东北战场上的对手比较,两个师团只相当于关东军一个师团。除了联队一级火力强于中国关内战场,略差于东北战场之外。实际上的兵力配置,甚至不如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治安师团。

  即便是再加上两个独立混编联队,加上配属的独立工兵、重炮兵、装甲兵,以及地面防空兵,日军投入在澳大利亚战场上的兵力也四万多人。兵力上的一次性投入,可谓是相当的不足。

  而在火力上除了从菲律宾拆卸下来的四门美制二百四十毫米岸炮之外,口径最大的火炮就是四门一百五十毫米加农炮,五门四年制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即便连配属的独立炮兵都算在内,山野炮加在一起也不过七十多门。

  日军在澳大利亚战场投入的兵力不足,除了东南亚战场整体数量处于劣势的日本陆军军,面对着英美澳三国其实也是三流的守军。风卷残云一般的战果,让日本陆军上下对曾经有相当兵力参加东南亚作战的澳大利亚陆军,都相当的轻视之外。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日军无奈的选择。日军战线拉的太长了,运输能力又有限。兵力扩充的速度,跟不上占领区的扩大。占领区需要兵力保护,清剿被打散的同盟国军队,控制和巩固新占领区。后方的战略重点部位,就像台湾也需要重兵防守的。

  还要保证在中国战场上已经不能在稀释的兵力总数,外加保持南满还要保护南满工业区关东军的实力,这都是需要大量的兵力和装备的。在又不能影响国内正常工农业生产的情况之下,日军眼下在太平洋战场上多少有些捉襟见肘。

  而且南太平洋战场上,主要是以岛屿争夺战为主。这些热带岛屿风景都很是不错,但是有一个特点,就是绝大部分岛屿都没有自持能力。甚至有一些小一些岛屿,连农业生产都没有,当地的土著还是过着渔猎生活。

  即便日本人按照精兵的标准训练部队,但是在精锐的兵也要吃饭,打仗也要用武器弹药。在这些岛屿上作战,所有的物资都要千里迢迢的从大后方转运。这些即便有些土著居住的岛屿,也没有粮食可供日本人使用。

  日本人就算在有忍耐力,在战场上在习惯就地征发。可在没有地方去征发,也没有人种地的情况之下也只能通过海运,向作战地域补充粮食、弹药,工程人员外加机械设备,有时候甚至还有淡水。

  手伸得太长的日本人,只能在除了东南亚之外的太平洋岛屿上,尽可能的部署缩编的师团。这样可以在基本保证各个师团基本战斗力的情况之下,尽可能减少后勤方面的压力,保证部队的供应稳定。并腾出吨位来,一次性尽可能多的将物资同时运上岸。

  因为在到处都需要补给,到处都在与美英澳军作战,距离本土又几千公里的情况之下。谁也不知道下一波的补给,会在猴年马月抵达。不一波尽可能的带齐,万一运输船队被击沉怎么办?难道让士兵啃着野草,去与那些可恶米英鬼畜拼刺刀?

  没办法,一个整编师团的确战斗力强劲。但是这后勤补给所需的物资,也远远的超过那些缩编师团。在南太平洋战区面积广大,又是以岛屿争夺战为主,所有的作战物资只能依靠海运。

  再加上在中国战场上连续的巨大损失,日军兵力扩充的速度暂时还满足不了需要,需要不断的组建新的师团。而日军扩编的时候,一向都是采取的以老带新的手段。这两个师团在此战之中,每个师团直接被扣下了一个联队,调回国组建新的师团。

  新补充进两个师团的联队,则还在本土和中国内地组建之中。日军派出这俩缩编师团,也是一个无奈的举动。不过虽说是缩编师团,但这两个师团都还是以精锐为主。比一年后部署在太平洋战场上的那些拼凑师团,作战能力要好的多。

  至于这两个不满编的师团,之所以出现在这么重要的战场上。除了一部分是因为日军大本营被太平洋战线辉煌胜利冲昏了脑子,急于趁着美国人还没有完成总动员。澳大利亚军队还有相当一部分兵力,还在北非战场与德军苦战。

  本土的兵力并不算多,整体防御体系很空虚的态势。想要趁机拿下澳大利亚,彻底的解决盟军在南太平洋反攻击基地的日军大本营。不顾眼下整个南方军兵力,已经分散到极点的现状。

  仅有的两个机动师团都不满编的实际情况,加强了从南方军其他师团,抽调的两个独立混编联队组成一个军建制之后,将其派到澳大利亚攻击作战之中。之所以这么做,不单单是因为大本营没得选择,短时间之内只有这两个师团可用。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在经过周密计算之后,认为以这两个兵力不足的师团,虽说无力完成整个澳大利亚攻击作战。但是击溃敌军守军一部,夺取并扩大登陆阵地,为后续兵力抵达创造条件,还是没有问题的。

  按照日军大本营通过对马来半岛作战,以及新加坡战役的估算。一个日军精锐作战中队,在战斗之中可以打垮英式编制的澳军一个团。一个步兵大队,可以击溃澳军的一个旅。一个不满编的缩编师团,就可以击溃澳军留守本土的两个师。

  派出两个缩编师团外加两个独立混成联队,作为第一波攻击部队。已经是很给澳大利亚军队面子,同时也足够登陆作战使用。所以在再三评估了澳军可能投入的兵力数量,以及双方的战斗力之后,日军派出了两个还在整编与补充中的师团。

  不过虽说狂妄自大了一点,但毕竟日军大本营还没有狂到发疯的地步。面积广大的澳大利亚,不是那些屁大的岛屿。两个不满编的师团,外加两个独立混成联队这么一点兵力,撒到整个澳大利亚,连影子都看不到。

  考虑到两个这样的师团兵力不足,实在无力攻占整个澳大利亚,以及应对接下来的美军反击。日军大本营已经从本土,抽调两个完整建制的师团,作为登陆战成功的第二梯队使用,以便扩大战果,完全彻底的占领这个面积广大的英属自治领。

  但是可抽调的运输船只有限,无法在第一时间将两个师团从本土运来。而怕错失战机的大本营,又不愿意等这两个师团赶到之后在发起进攻。同时海军又不愿意拿出更多的驱逐舰,来运输这两个师团。所以就造成了日军第一波的登陆兵力,只有这么两个缩编师团。

  第一波投入的兵力不足影响到了战局的发展,日军在陆战已经占便宜的情况之下,却并未能在第一时间彻底击溃澳军留守部队,以及美军增援部队的主要原因,未能及时的扩大战果。

  而等到两个后续师团赶到的时候,美军增援的两个步兵师、一个国民警卫队师,以及大批的坦克、重炮部队,会同新西兰两个旅,加拿大一个步兵师,也赶到了澳大利亚战场。攻占澳大利亚的战机,最终还是全部失去。

  当然未能及时扩大战果,一举彻底的围歼战场上的美澳联军。这其中也有日军南方军,在选择指挥官上出现失误的原因。如果换了那位横扫东南亚,进攻欲望极强,而且在战术运用上相当狡诈的山下奉文。

  即便只有两个不满编的师团,但在对手防御兵力也不多的情况之下。就算无法完成对整个澳大利亚的占领,但恐怕整个澳大利亚东半部都保不住了。至少美军残存部队,是根本就没有机会逃出去。


  (https://www.qshuge.com/2323/2323361/11273109.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