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我的1982 > 第一千四百零八章李忠信的想法

第一千四百零八章李忠信的想法


  李忠信静默了下来以后,脸上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失落。

  李忠信觉得,这些国宝流落到国外,是中国人民的损失,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缺失,只是,在这个事情,他暂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不过呢!这个时候,李忠信想到,英国这些博物馆里面的国宝弄不到的话,那就多淘一些这边个人收藏的真品国宝,让中国的瑰宝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其余的事情呢!他尽力为之就好,至于能够做到什么样子,那就看天意了。

  英国大英博物馆当中,属于中国的国宝很多,而这些本应该留在中国的历史文物,却跑到了英国这边来,李忠信有些不甘心,他觉得,那些好东西应该回归到祖国的怀抱。

  不光是英国,法国和其他很多国家都有很多这些古董,他要考虑一下,怎么能够把这些流落到欧洲的古董弄回中国。

  李忠信记得,在他的安排下,陈冲,李承铉和潘磊一直在中国京城和朗庭学习古董知识,在这些年的时间里,他们至少也是属于很懂古玩的人。

  陈冲他们那一批的人当中,闫立国和王鹏他们几个人在这个时候都已经是忠信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而陈冲他们几个人依旧在京城搞古董收藏和交易,虽然看起来,陈冲他们这几个人好像是被忠信公司所抛弃,其实呢!却不是这个样子,因为在李忠信的心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为了忠信公司做事情,无论做什么,只要是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一切其实都一样,都是那么一回事情。

  忠信公司或者是李忠信,绝对不会因为这个事情而怠慢了陈冲他们几个人,到时候总会给予他们这些人一些交代,现在这个时候,李忠信已经让他们开始报考这类考古类型的研究生,到时候只要是能够考上去,到时候忠信公司会让他们去系统学习一下那个方面的知识,为他们的以后做准备。

  别的不说,现在他们几个人已经是古玩界名气很大的年轻人,而且收购了很多真品的古董,李忠信很早以前就说过,等他们这些人把这个事情做好了,等到时候在江城那边建设一个大型的免费博物馆,让更多的人能够见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见识到中国的好东西。

  现在呢!忠信公司准备和英国这边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人合作搞一些项目,那么,把陈冲和朗庭两个人从京城那边弄到英法两国来,在英国这边和法国那边收购收购中国的股东。

  现在中国的古董在这个时候还没有那么值钱,如果现在把那些个国宝级别的股东买回到中国,那么,今后江城那边搞忠信博物馆的时候,忠信博物馆会更加好。

  今后中国的老百姓参观到忠信博物馆的时候,都会对忠信公司做出来的这个事情叫好,因为忠信公司让人们看到了更多属于中国的好东西。

  江城呢!李忠信一直按照心中的好规划慢慢来建设,他更是想让中国其他的城市的领导到江城这边,和江城这边的建设者们进行交流,对于今后中国的城市建设,也会启到相当大的帮助,至少不会不断地修路,不会让国家重复花钱,还没有修好路。

  想到把陈冲和朗庭两个人从京城弄到欧洲以后,李忠信又猛地想起来,一直一来,他对从巴姆洛夫斯基那边弄一些什么好东西到中国都有一种迷茫,他觉得,很多东西呢!都是不适合他来做的,如果他做了的话,甚至会影响政治,影响世界格局的走向,这样的一种事情,是李忠信不想做的。

  李忠信更不想搞什么飞机之类的军火类型的东西,因为李忠信没有那种造反或者是其他的想法,那些东西对他来讲,只能说是一种负担,无论是中国的那些大佬,还是世界上的那么多人,都会盯着他。

  而如果李忠信让巴姆洛夫斯基和巴姆洛夫斯基的领导搞一些从中国流落到苏联的股东呢!这些问题基本上就能够解决了。

  现在的这个时候,苏联已经到了一个最危急的时候,他们那些当官的有权的人,在苟延残喘之际,对于什么来自中国的古董等东西,应该是不会太在意了,如果他能够用很少的钱,从苏联那边搞回来大批的文物,那就厉害了。

  欧洲的中国文物非常多,除了被掠夺到海外的宫廷文物,还有一大部分是明末清初通过贸易流通出去的民间艺术品。其中的精品,至今仍被不少欧洲博物馆奉为上品。

  这并不是一个人几个人的观念,而是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在欧洲,有不少人提出了一个说法,17世纪的时候,中国瓷器没有占领欧洲富裕家庭的厅堂之前,贵族们赏玩的多是意大利锡釉陶器。

  而当中国瓷器、漆器、丝绸以及茶叶等流传到欧洲时,他们显然觉得锡釉陶瓷落后了。来自中国的艺术品符合贵族们日趋精雅的性情生活,顿时成为流行一时的奢侈品。

  中国瓷器改变了他们的审美习性,他们觉得,中国的瓷器非常好,好到只要是看到了就能够觉得是一种艺术品。

  那个时候,欧洲贵族并没有成套使用器皿的习惯,是中国器物将他们非常重要的社交场合—宴会上的饮食文化上升为审美文化。

  有西方专家将这个阶段称为器物革命的阶段,因为当时正处于英国近代工业革命的前夜,中国器物带给他们变革的精神力量。

  很多懂收藏的人都说过,但凡收藏之人,都对器物念念在心。因为一个时代的器物并非独立存在,而是这个时代的审美、性情等的物化形式。

  器物是文化的最好的证明,是一种文化血液的物化部分。唐朝的伟大,如果仅有文献,不免令人生疑,因为文献是受记载者主观影响的,不一定靠得住。可如果你面对一件唐朝的器物,比如唐三彩,那对唐朝的理解便直观起来了,当时的审美、技术水平,都凝结在这件器物之上,它述说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

  近代史上,胡适、鲁迅等学者都重视文物研究,大家还是对这个古董方面的事情很有共识的。


  (https://www.qshuge.com/10/10415/484000904.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